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实践生动证明,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往往不在文件堆里,而在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和项目现场。干部走出办公室,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现场办公”代替“文来文往”,不仅提高了行政效能,更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信任。
这种“一线工作法”之所以见效,关键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治理中的“隔层效应”。干部与群众、企业之间不再是“你提我办”的被动关系,而是共同面对问题、合力破解难题的伙伴关系。无论是田垄上的精平整改,还是园区里的“带章审批”,都体现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
更值得肯定的是,旺苍县将干部下沉制度化,用考核“指挥棒”倒逼实干担当。每月至少5天扎在一线、群众满意度占比30%的硬指标,让“沉下去”成为常态,而非一时作秀。这样的机制设计,既防止了“一阵风”式的运动治理,也确保了问题解决的可持续性。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而旺苍的实践给出了一个清晰答案:干部多跑腿,群众少操心;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才能提速。期待更多地方能借鉴这样的“一线工作法”,让干部真正成为发展的“助推器”,而非“旁观者”。(本网成都7月20日电 □ 杨小平 苏东华)
本期实习编辑:黄燕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