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名片亮相京城 川剧《丁宝桢》北京站巡演即将开启
2025-07-16 17:18 发布于:四川省
7月16日,记者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获悉,自2024年11月12日在成都金沙演艺中心首演以来,川剧《丁宝桢》已演出32场,不仅在成都各剧场、社区、高校轮番上演,还先后亮相重庆、遵义等地,本月底,该剧将在北京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父子同台合作 好家风值得学习和传承
丁宝桢,这位晚清名臣的名字,在四川历史上熠熠生辉。在任四川总督期间,他大修都江堰、整顿吏治、廉洁奉公的史实,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舞台呈现上,“桢楠树”的意象贯穿全剧——由演员扮演的大树屹立台中,象征着丁宝桢受百姓爱戴的精神品格,也暗喻其名“宝桢”的深意。音乐同样别具匠心,该剧庞大的乐队编制和中西合璧的编排方式,让全剧的音乐、唱腔更加丰富立体、气势磅礴,给观众带来丰富的听觉享受。 剧中,丁宝桢和儿子小五的故事生动而又感人,廉洁正气的优良家风也是丁宝桢人物品格的重要体现。丁宝桢和小五在台上是父子,两个角色的扮演者王超和王裕仁在台下也是父子。王超笑称,“父子同台合作正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现实教育,丁宝桢良好的家风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展示独特魅力 丰富天府文化的精神内涵
川剧《丁宝桢》北京站巡演即将开启,对川剧艺术而言,这是一次突破地域限制的重要机遇——川剧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展示其独特魅力。 对成都城市形象而言,该剧将成为一张流动的文化名片——不仅通过丁宝桢这一历史人物,向全国展示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成果,还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丰富了天府文化的精神内涵。 当剧中都江堰修堰的场景在北方舞台重现,都江堰“因水而兴、因堰成名”的城市记忆也将随之传播。当北京的观众听到“硕硕桢楠,其叶蓁蓁”的川剧唱腔,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门传统艺术的魅力,更是一座城市通过舞台艺术传递的价值追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静宇 供图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编辑 曾雪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