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嘉陵江百牛渡江的奇观上——数百头水牛如黑色的群岛在碧波中劈浪前行,与岸边相如故城传来的《凤求凰》琴韵遥相和鸣。这幅活态的山水画卷,正是南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2025年,南充已完成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27.01万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构建起"一廊四带四区多点"的绿色生态空间。在嘉陵区文峰片区,新落成的白鹭洲湿地公园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江岸,2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塑胶步道蜿蜒于芦苇丛中,清晨的慢跑者与觅食的白鹭共享这方都市绿洲,这里不仅是阳光白鹭洲小区居民的休闲新去处,更是南充"城市双修"工程的生态缩影。
江水的清澈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生态守护。南充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起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创新运行"林长+警长+检察长+记者林长"协作机制,顺庆、阆中的实践案例成为全省典范。在升钟湖畔,第十三届国际钓鱼大赛吸引了20余个国家的钓手共赴"万竿齐举钓星河"的盛会,这场与潍坊风筝节、青海湖自行车赛并称"中国体育三大景观"的赛事,正是嘉陵江生态改善的最佳见证——当钓手收竿时,鱼线牵起的不仅是湖底的星光,更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璀璨未来。而正在加紧建设的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打造渔猎山水运动片区与龙马文化体验片区,让游客在亲水运动中感受"渔耕文化"的千年传承,在水库博物馆的全景沙盘前读懂"治水兴邦"的当代实践。
从阆中构溪河到高坪凤仪湾,从南部满福岛到仪陇秀水长滩,嘉陵江南充段已建成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再现了吴道子笔下"嘉陵江三百里风光"的盛世图景。黄昏时分,当游船驶离阆中古城的码头,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飞檐斗拱间流淌着二十四节气的诗行,街巷里跃动着锦鲤般的星河——这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复刻,而是通过全域亮化工程与元宇宙技术,让千年江涛与数字光影完成的一场跨时空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