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22|评论: 0

[招生季] 成都市第二中学(成都市科技中学校)2025年招生简章及家长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建 DOCX 文档34.png
成都市第二中学(成都市科技中学校)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始建于1913年,先后经历了省立第一中学、省立成都中学、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等历史时期,培养了7位院士,包括:两院院士、我国石油“催化剂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著名学者流沙河、赵振铎,著名建筑师戴念慈、刘家琨等。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成绩卓著的百年名校。
新建 DOCX 文档209.png
新建 DOCX 文档210.png
新建 DOCX 文档211.png
新建 DOCX 文档212.png
新建 DOCX 文档213.png
新建 DOCX 文档214.png
新建 DOCX 文档215.png
新建 DOCX 文档216.png
新建 DOCX 文档217.png
新建 DOCX 文档218.png
新建 DOCX 文档219.png
2022年转公后,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高品质建设成都二中,支持学校率先建设成都市科技高中,成都二中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形成“四校九区”特色发展新格局。2023年,委任原成都七中党委副书记、高新校区执行校长史玉川担任学校党委书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分管教学副校长王贵飞任学校校长,对标成都七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如今,成都二中“四七九+川师大附中”的复合型管理架构初显成效——校级领导团队覆盖“4、7、9”名校基因,更融入了川师大附中等老牌强校的实战经验,力促学校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致力于构建具有鲜明特色、丰富内涵、全国一流的未来科技中学,构建 “新空间、新教学、新样态” 教育新格局。现有5位正高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68人,高级教师占比超过50%,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近60%。学校教育教学业绩突出,众多优秀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教学成绩13次获得成都市教育局表彰,被评为“优秀学校”。学校是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成都市首批新课程新教材引领示范学校。202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招生简章
一、办学目标
学校致力于构建新空间、实施新课程、推动新教学、形成新样态,建设一所全国知名、特色鲜明、品质一流的未来科技中学。学校以“身心健美、智识卓越、勇于创新、科技报国”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国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为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二、办学特色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授牌学校。立足于百年成中优质的教育基因,以发展“普适性”科学教育为基本方向,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整合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构建"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设人人创新之学校环境,构建人人创新之学校课程,把科学教育、创新教育渗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基因育人、平台育人、空间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有机整合。

三、招生计划
新建 DOCX 文档1090.png

四、招生方式
(一)项目班招生
1、报名时间:6月19日9:00--6月20日17:00
2、招生对象与范围:全成都市范围的初三毕业生
3、报名流程: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成都招考”(网址:online.cdzk.com或者online.cdzk.org)进入“志愿填报及录取查询”完成志愿填报。
4、录取原则:7月4日,2025年中考成绩(含政策加分)要达到成都市“5+2”区域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然后依据数学、物理两科中考成绩之和的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若分数相同则再按照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再相同,则按《2024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中的相关规则执行。
(二)统招生、调剂生招生
1、报名时间:6月27日12:00至29日12:00(到校咨询)。
2、报名流程: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成都招考”(网址:online.cdzk.com或者online.cdzk.org)进入“志愿填报及录取查询”完成志愿填报。
3、录取原则:7月7日,按2025年中考成绩(含政策加分)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再相同,则按《2024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中的相关规则执行。

五、学校咨询
1、电话咨询:60724237   60724238
2、现场咨询:志愿填报截止前,考生及家长均可到学校咨询。
咨询时间:
新建 DOCX 文档1671.png
地点:成都市红星路一段37号(地铁3、4号线成都市二医院站可达)

六、收费标准及住宿条件
1、按照公立学校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收取学费。
2、住校说明:4-6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双卫生间、洗漱台、24小时热水、自习室、洗衣机。

>>>家长问答

一、高中有几种班型?班额多大?
学校有科技创新班(项目班)、实验班和平行班三种班型,科技创新班采取小班化教学,班额40人以内,实验班和平行班班额45人左右。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老师跨班型上课,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在师资配备、资源保障、课程建设、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确保各种班型均衡优质发展。

二、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具有哪些优势?
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从“小班教学”“名师执教”“专家引领”“高大贯通”等多方面突破常规、创新举措。
1、资源保障充分。设立教师培养和课程建设专项资金,建设科创中心、创新实验室,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校外资源,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2、课程特色鲜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设近百门校内选修课程、学科奥赛课程、强基课程、科创竞赛课程、艺体校队课程,激发兴趣,发展特长;通过研学课程、博物馆课程、高校实验室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
3、培养方式创新。全面开放学习空间,积极创设随时随地学习的校园环境。组建科学家团队,间周1次科学家进校园,探索校内外“双导师”制,让同学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4、教学管理精细。全面引进成都七中优质资源,按照七中标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挖掘管理潜力、教师潜力、学生潜力,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被业内人士誉为“小七中”。

三、如何实现“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联合培养”?
学校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联合培养学生。尤其是充分依托七中多种资源,加速推进二中跨越式发展,主要是体现为以下几点:
1、名师支教。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选派优秀教师承担科技创新项目班的教学工作。
2、课程共建。借鉴成都七中课程体系,结合成都二中科技高中的特色定位,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共同开发跨学科、重实践的科技创新课程;派出骨干教师为科技创新项目班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3、资源共享。依托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同步,考试同卷。推动实验室、图书馆等软硬件资源共享,搭建学生活动交流桥梁。
4、学术共研。成都七中支持成都二中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师徒结对,加强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的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新高一年级师资如何?
学校把师资的打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七中标准完成新高一年级教师储备,全年级教师平均年龄37岁,男女比例4:6。除本校部分优秀教师外,更多的师资来源于:
1、直接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等名校本部和集团校引进的名师。
2、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七中标准引进的省内外优秀教师。

五、近年学校办学成绩怎么样?
办学品质一流,众多优秀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2022年转公后,学校按照七中标准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优化教师队伍,兼顾拔尖与整体,教学水平发生巨变,学业成绩突飞猛进,在全市统考中,各年级成绩都取得质的飞跃。

六、是否开设学科竞赛类、科创竞赛类课程?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全面开设五大学科竞赛课程、地理奥赛、强基课程,邀请成都七中等名校金牌教练团队到校授课。同时,打通与成都七中竞赛培养通道,有竞赛潜质的优秀学生可直接参加七中竞赛课程学习。
学校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省市科协等高校、机构建立稳定持久联系,引进和实施了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近20门科创竞赛类课程。
各类竞赛课程的开设,满足了有特殊禀赋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升学通道。

七、是否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
2025年,学校暂未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但学校提供丰富高质的艺术、体育选修、校队课程,满足部分艺术、体育特长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宽升学通道。在近年的高考中,学校有多位同学被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录取。(据成都二中官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