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川剧保护传承的固执坚守与艺术新生   斯慈平 
  黄妈妈很有面儿:群星璀璨致敬传承初心 
  2025年4月16日,重庆市川剧戏友协会成立23周年庆典在沙坪坝区文化馆隆重举行。这场盛会不仅是民间川剧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川渝文化交融的盛宴。协会创始人黄春芳会长热情地迎接八方来客,她的存在成为全场焦点。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得主沈铁梅虽因赴港演出未能亲临,仍派员到场致贺,沈铁梅的母亲、著名川剧演员许道美也莅临祝贺,沈铁梅团队特别献演了经典剧目《杀狗惊妻》,以传统川剧的伦理教化内核致敬黄春芳的公益精神。川剧泰斗阳友鹤之女阳荣秀、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刘芸、著名川剧鼓师余厚云,著名琴师李成一、陈祖明等老一辈艺术家以精湛技艺助阵。著名企业家、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家李建华先生亲临现场祝贺,并把他珍藏几十年的黄春芳先生的演出剧照等珍贵资料赠予她。川剧男旦艺术传人、深受业界和观众喜爱的当红艺人胡联华,带着他的经典剧目《刁窗》技压群芳,博得满堂彩。川渝两地二十余家原专业剧团演员联袂登台,呈现《北邙山》《别宫出征》《仕林祭塔》《三击掌》《长生殿》等经典片段,彰显川剧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词接龙:麻辣社区川剧论坛群的祝贺表达 
  庆典活动筹备期间,麻辣社区中国川剧论坛微信群里,一大批黄春芳先生的同事、学生、戏迷和拥趸者,自发以诗词贺信方式在微信群接龙致敬。原中国唯一一个女子川剧团业务团长吴彩莲从广东发来贺词: 
  黄会长川剧情怀深, 
  从艺已六十五余春。 
  退休了仍然爱川剧, 
  发挥余热大展雄心。 
  为了戏迷们常看戏, 
  创办协会二十三春。 
  风风雨雨真不容易, 
  个中辛酸只有自知。 
  二十三届办周年庆, 
  请成渝名家聚山城。 
  同唱川剧都来助兴, 
  让川剧连着彼此心。 
  彩莲远方把贺语敬, 
  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敬各位老师玩高兴, 
  川渝人同叙川剧情!
 
  绵阳川剧瘾君子致贺: 
  江城水暖沁园春 
  梨园芳径会佳人 
  脂香粉腻仙子气 
  锣鸣鼓点帝王声 
  廿三淑女舞霓裳 
  二五伶郎唱玉音 
  朝思暮想欣重庆 
  戏迷一生不了情
 
  成都市著名企业家,川剧玩家李建华先生高徒李果贺词: 
  廿三载路历沧桑,春芳引领绽华光。 
  黄公沥血倾心力,巴蜀戏友聚一堂。 
  携手并肩同奋进,共将川韵四方扬。 
  今朝再启新程日,振起梨园美誉长。
 
  重庆市小青年川戏迷,重庆市川剧戏友协会最小会员“最欢喜”贺词: 
  巴山蜀水重庆地 
  成渝名家都来齐 
  戏迷戏友全助力 
  马到成功得胜利  
 
  绵阳戏迷老逗選诗: 
  二十三年炫彩的青春 
  ——祝贺重庆市川剧戏友协会23周年庆典 
  二十三面铜锣在沙坪坝苏醒   
  二十三根琴弦在嘉陵江面和鸣 
  二十三口戏箱里装满故事 
  二十三把折扇摇出艺苑风景 
  二十三年啊! 
  重川戏友会 
  黄春芳先生 
  固执地坚守 
  活出了炫彩的青春
 
  廿三载耕耘:民间川剧的破局之路 
  自2003年黄春芳与7位退休演员自筹资金创立协会以来,这支民间力量以“不花国家一分钱”的信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传承之路。截至2019年,协会会员超200人,累计演出700余场,覆盖《忠孝图》《思凡》等经典剧目,更创排《塘河嫁》等本土新戏。每周三的固定演出成为山城文化地标,83岁的李玉珍仍活跃舞台,其女张菊萍的加入则象征“老带新”模式的生机。 
  协会的成就不仅在于演出,更在于打破专业与民间的壁垒。重庆市川剧院多次与其联袂登台,专业院团与业余戏友“混搭”演出的《张飞审瓜》一票难求。
 
  希望与远景:法治护航下的传承新篇 
  面对成员老龄化、资金短缺等挑战,协会的未来规划与川渝文化政策紧密呼应。2024年9月,《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在川渝同步实施,首次以立法形式支持民间院团发展,明确“政府采购川剧进社区”等举措。黄春芳表示,协会将深化“川剧惠民”,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演出,并联动成渝打造非遗文旅项目。 
  庆典落幕时,全场齐声祝福:“愿川剧之花常开,愿黄妈妈健康常在!”这场盛会不仅是协会23年坚守的里程碑,更预示着民间川剧在法治保障与代际传承中,迈向“好戏连台”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