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国采于12日晚间发布拟中选结果公示。今年新规出台,给国采现场带来的化学反应不断,药企们的报价激烈厮杀,刀刀见血。
说说我的对这次国采的看法。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胃反流的,一瓶6元。头孢克肟,抗生素,一盒10元。 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镇痛的,一盒20元。
蒲地蓝口服液,治感冒的,一盒40元。七厘胶囊,化瘀止痛的,一盒80元。斑鳌胶囊,声称治肿瘤的,一盒超过100元。
首先,这些中成药有用吗?通过双盲测试了吗?效果比西药好吗?如果无效,或者不如西药,为什么不用西药,反而用这些中成药呢?
其次,这些中成药价格降到位了吗?西药的价格已经降到几块钱了,这些中成药动不动就几十上百。现在去医院,除去检查化验费,就是中成药费,高的离谱。真正起作用的西药,反而价格都很低,只占整体医疗费用的5%以内。
我在医院看感冒,一次花了1000,挂号费和检查费占比65%,中成药费占比30%,西药费比5%。复方氨酚烷胺或者对Z酰氦基酚,一整个疗程用 下来,能超过50元吗?
不要再问为什么要拿中成药,这是医生开具的处方,99%的病人只会按照处方付钱拿药。病人没有责任和能力去辨别处方是否合适。只有极少数才会跟医生要求去掉中成药,或者干脆按照处方在网上购买西药。
对无效且昂贵的中成药纵容偏袒,对有效且平价的西药极限施压,这样的降本增效,不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吗? ? ?
补充一点,有人说中成药价格高是因为中草药成本高,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疗效才是衡量药价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 哪怕你把一千年的人参, 五百年的鹿茸,三万年的灵芝,八千年的天山雪莲给我做成一味药,但是没有疗效,那它也是一文不值。用着如此昂贵的中草药,却生产出来无法确证疗效的中成药,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