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公众号“铁岭发布”刊发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空巢村”基层治理的调查与思考》称,铁岭3个乡镇3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流失普遍比较严重,常住人口占比不足户籍人口的40%。一些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永久性或暂时性地向城市迁徙,致使许多村庄常住人口数量锐减。
《报告》提及,从抽样调研来看,本次现场抽样调研的两村,在人口数量上存在着递减性,甚至是锐减性。如,郎家屯村户籍304户1060人,常住人口420人占比39.62%。其中,全村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为305人,空巢老人267人,占比为87.54%。如,新兴村为朝鲜族村,户籍210户530人,常住人口60人占比11.32%。其中,20岁至60岁的青壮年男女没有在家务农的,基本上都已到韩国、日本及国内各大城市创业发展,在家的仅剩老人和儿童,空巢率占比将近90%。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二三十年里,村里人口的减少趋势还将持续。
而“空巢村”主要成因包括,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绝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增收成为首选;而工薪、子女入学等因素造成外出农村青年不愿返乡,加速了“空巢村”的形成;此外,绝大数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对先进生产方式接受较慢,致使农村年轻人从事养殖业意愿较低。
对此,《报告》提出四大建议,第一,多措并举,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比如,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供发展空间,让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感受到家乡发展变化带来的就业生机,愿意回农村生活和创业。第二,利用好全区独具优势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力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第三,有效织密网格,照顾好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第四,加大农村各业带头人的培养,提高农村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经济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