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首都的大街上,一个在职的中国政府的厅级官员余秘书长,驾驶着使馆牌照车辆,停在道路中间导致堵车,一市民上前提醒,没想到惹得车内余秘书长的辱骂,甚至叫嚣要行使外交豁免权,引起了网友们的批评。没有想到《法制社会报》跳了出来,6月21日发表一篇《停止网暴!余琦已经够惨,对待为国操劳一生58岁老人,请嘴上留情》,为余秘书长抱不平。
文章开头就说: 这位曾任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现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的58岁老人,是一位在航天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资深专家,然而,因一次简单的违停行为,我们是否应该仅仅停留在指责和谩骂的层面,而忽略了她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余秘书长有58岁,还没有退休,国研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曾表示,60-70岁是“青年老年人”。余大妈还没到60岁,她怎么是老人呢?即便如此,有网友爆出余大妈此前一边开车,一边手持手机甚至威胁正常行驶的司机的视频。她边开车边拍视频边和别人对骂,一心三用这种事年轻人也干不来!《法制社会报》为何非要把余秘书长划为老人呢?
文章说: 余秘书长在航天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资深专家,余琦,这个名字在航天领域可谓是如雷贯耳。她的一生,几乎都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她每一个职位都见证了她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就,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赢得了无数荣誉。
《法制社会报》不愧是拍马屁的天花板,既然余秘书长是一名在航天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资深专家,余琦的名字如雷贯耳。我想知道她为国家有什么贡献,为啥不举例证明她在航天领域有哪些成就?没错,余琦的名字确实如雷贯耳,不过,这绝不是因为她有什么特别贡献,而是她违法停车辱骂国人、叫嚣行使“外交豁免权”,余琦才“如雷贯耳”的。
或许余秘书长做了一些工作,谁没有工作?七十八十岁的老农还在田里辛勤工作,他们是不是工作?余秘书长做些份内的事情,可以称为“为国操劳”,那么,那些在田里辛勤工作的七十八十岁老农是不是“为国操劳”?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国操劳”,又得到了什么?
然而,国家可曾亏待过余秘书长?她比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生活的好,一边领纳税人供养的高额工资,她可以坐在人民头上耍威风要特权,一边让老百姓感恩她为航天领域做出的所谓的巨大贡献,纳税人连骂她几句都不行,纳税人是太傻逼还是太贱?!
让人最恶心的是,《法制社会报》说: “面对舆论的压力和指责,余琦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公开道歉。在她的道歉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诚恳和憔悴。这位曾经为国家航天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如今却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而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她的遭遇,让我们不禁感到心痛和惋惜。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余琦展现出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她没有选择逃避和沉默,而是选择了面对和承担。她的这种勇气和担当,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少一些指责和谩骂”……
《法制社会报》此语三观震碎,居然还大力表扬余秘书长立下了“赫赫战功”,她的态度“诚恳”“勇敢”“坚韧不拔”,批评她“让我们不禁感到心痛和惋惜”……余秘书长此举可是违法行为啊,《法制社会报》居然都不谈法治,而是教育大众宽容同情她,甚至要求大家向她学习,这个世界太疯狂,猫都给老鼠当伴娘了。
《法制社会报》说网友网暴余秘书长,网暴她什么了? 不过是说她公车私用、违规养狗,高升内幕,有的曝光了他的丈夫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网暴吗?当时车内也有他的丈夫,此事他也有一份,公职人员都应该面对公众接受监督,网友扒他有什么错?《法制社会报》口口声声网暴,去年6月武汉一位母亲在失去独子、又遭网暴之后跳楼自杀,比余秘书长惨十万倍,《法制社会报》为她发过声吗?
其实,《法制社会报》在文章开头就把余秘书长事件定性为“一次简单的违停行为”,吴钩就明白了《法制社会报》的心思——此事仅仅是违法停车这么简单吗?
余琦身为厅级领导干部,违法停车被群众善意提醒后反而辱骂提醒者,甚至叫嚣要行使外交豁免权,对国家和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余琦绝不是不懂党纪国法,她不是初犯,也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她的思想早就成型、固化了,她之所以道歉,只不过是害怕失去她的拥有,何来“诚恳”?何来“宽容和谅解”?
停止洗地,余琦不惨,请《法制社会报》嘴下勿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