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在说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全部要学习全部考查,我也承认不可能全部一样分值,在高中可以是
语数外150分(不要提外语什么降分了,这几年外语难度在提高)
理科 理化生100+政史地50
文科 政史地100+理化生50
不是这样考,那就还是文科生是政史地、理科生是理化生,文科生的政治是基础居然可以不学习,而且政治和历史联系紧密既然可以不学。
理科生的政史地是综合考卷,所有题从教材例题选择,文科生的理科综合卷也是,我一直赞成全国一套教材(就是理论阐述和例题,语文和英语就是文章,文章包括字词学习),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初中教材不要什么7.8.9)。全国高考也一套卷,现在不是一套卷看看造成了什么?相互撮脊梁骨。一套卷怎么了?又不是全国统一录取还是分省录取,而且高校招生计划教育部直属的包括其他部署在驻地院校不能超过30%(北京市人数少不能超过15%,比例也高于其他地方不少),其他不能超过60%(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不能超过70%),使得大学具有全国性(只有在投档地区的确不能满足再投档其他省份)。就一套试卷出题难度都很大,除了正卷还有备用卷,那么多套试卷能把握好出题质量吗?
二,排课混乱
一个高中学校学生告诉我,他们学校12种选课,找了教育公司排课表都排不出,班级上有3个同学需要有堂课去其他班级上。
一个高中学校学生告诉我,因为无法排课,所以学校只让在8种组合上选;
三,看看高考时间,因为选课,一天要4次进场(两场中间需要出场进场),这得多费人力物力,而且有的还要换考点。
就说以上,3点天半就完毕了。
第一天 上午 语文
第一天下午 政治/物理
第二天上午 数学
第二天下午 历史/化学
第三天上午 英语
第三天下午 地理/生物
第四天上午 文综和理综
第四天下午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考核
因为英语的确存在完型填空考查,所以20分或者30分(可以是一则12分一则18分,也可以15分+15分),其余全部是主观题考试,就语文现代文考查就可以把句子仿写、词语解释、文字考查综合起来,而且这样可以杜绝很好的作弊。语数外15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科90分钟,文综理综150分钟,上午9点考,下午3点考。
为什么提国家组织跨大区阅卷?因为前几年题一样,为了展现自己省教育能力,人为提高分数,比如2019年,那个数学难度都很大,其余科目尤其理科还不简单,很多地方分数居然有了大幅度提高,四川省弄得理科600分上不了211。本年度,陕西省阅卷员来自河南、湖北、福建、广西(陕西省阅卷员外调回避上述四个省份),陕西省明年来自重庆、河北、广东、四川,可以增加阅卷员来自的省份。而且一套试卷3评以上,比如作文50分(当下60分高了),允许5分差,不是这个考试给了35分,那个老师给了42分不符合,再递给第三个老师38分,采用两位阅卷员的,而是第一个35分+第二个39分+第三个38分,求三位平均分取整数。第一位和第二位差值大了就应该到阅卷组重新阅卷,阅卷组依然遵循3盲评原则,如果阅卷组还是分差大就应该召集所有阅卷员讨论给出合适的分数。一道数学题15分,5分一问可以允许1分差,就数学每道题就是15分,10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