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记者近日在亳州走访了田间种植、乡镇集市,以及药材交易市场、中药饮片厂商等中药材产业链的多个环节,深入调查中药材反季暴涨的背后。当下的市场情况怎么样?中药材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亳州白芍减产减种现象明显
种植农户:种5年才能卖钱
7月6日至13日,中国之声记者在亳州采访多日。记者发现,虽然部分中药材价格已略有回落,但市场对常见中药材价格看涨的观望态势仍较为浓烈。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二楼交易现场(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白芍、白术、白芷等中药材是亳州本地主要种植品种,尤其是白芍,亳州是主产地,一般种植周期在4年至6年。在亳州高新区谯东镇辛各村耿庄,白芍种植农户告诉记者,今年产新的白芍,可以卖上好价钱。
记者:卖给商贩多少钱?
农户:品质好的价格是30元至40元/公斤。
当地多位种植农户告诉记者,白芍的价格今年才涨起来。谯东镇成才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说:“价格变化大,去年和今年相差十几元。去年白芍根才卖23元至24元/公斤,今年卖37元至38/公斤。去年白术的价格在30元/公斤左右,今年达到70元至80/公斤。”
受自然灾害影响,白芍在亳州近两三年减产减种现象明显,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农户1:得种5年才能卖钱。这两年淹水太厉害,前年、去年都淹了,一淹就不值钱。我那里一亩(白芍)卖了1500元,如果不淹,能达到一万余元。
农户2:以前地里都是白芍、丹参等各种药材,现在能不种药材就不种,改种麦子、大豆等作物。
谯东镇一片田地里的白芍根茎部发黑,业内人士介绍,这是白芍被淹过的痕迹(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谯东镇一药材种植合作社门前,村民正在对白芍进行简单初级加工(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部分中药材价格略有回落
经营商户:有人大肆囤货
十九里镇集市(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白芍产新时,种植农户会把地里的鲜货直接卖给中药材个体经营户,由他们对白芍进行晾晒、切片等初加工,再根据不同品质卖给药企采购或中药材交易市场上的商户。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中药材集市一位商户告诉记者,最近白芍的市场价格略有回落。“最近价格涨上去但是又降了,原来我的货得50余元/公斤,最高峰的时候达到51元或者52元,现在降了6元至7元,产新了就价格回落。”
十九里镇药材集市两天一开市,清晨是一天中交易最热闹的时候。但集市上的多位商户告诉记者,和往常相比,最近交易冷清。“最近交易不多。前一段上涨很厉害,没有很多的交易量。”
这名商户告诉记者,此前,他看到不少外行人到市场上来买药材,就连他认识的理发的,做餐饮的,也都来买药材。“开理发店的、拉车的、做饭的都在买,前一段时间都在囤货。本来价钱低,知道要涨价,筹钱买过之后,如果有经济头脑的,直接抛售了,而有的还在手里攥着。他们有零售的,但也有货量大的,把货归拢到自己手里,竞价的时候价钱会提上来。”
7月16日某中药材专业网站上的白芍价格(网络截图)
来自中药材专业网站的数据,目前产地安徽的白芍价格走势较稳,一二级规格原料为40元/公斤,季度涨幅29%,年涨幅48.1%。当地一家中药饮片企业采购员告诉记者,他们近日购买的白芍切片成品为5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涨幅60%。
采购员表示:“我们企业卖给医院或者医药公司等下游客户,一般有15%的毛利。50元加15个点,大概是58元。”
亳州冷库投资热悄然兴起
多家冷库爆满存货价格不降反升
来自中药材专业网站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当归、党参、牡丹皮、黄连、白术、甘草等常见中药材均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其中,多个药材品种涨幅超200%。如此“反季暴涨”,在亳州市场上有哪些动向?
中国之声记者实地走访了亳州高新区多家存放中药材的冷库,均被告知,今年冷库库容十分紧张。
记者:这里还有库容量吗?
冷库业务员:得等着放货。
记者:等多长时间?
冷库业务员:不确定。
多家位置较偏远的冷库也没有库容。亳州三甲冷库是当地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万吨冷库。记者近日多次到该冷库走访,看到这里进货出货业务量冷清。业务经理说,这里的库容已满,其中有不少人是囤货的。“目前暂时放不进去,到其他地方再找一找。库容确实很紧张,现在出货的很少,属于淡季。而今年囤货的也很多。”
万吨冷库三甲仓(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多家冷库的业务员告诉记者,现在亳州的冷库都很紧俏,刚建的新库可能还有仓容。
业务员1:价格上涨了好多,因为现在冷库放的货多,很难找到冷库。
业务员2:估计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出仓的最近很少。
库容紧张,仓储价格也接连上涨。记者了解到,当地冷库存货价格已从两个月前的每年每吨280元,涨到了均价每年每吨400元。
业务员2:如果用箱子装,我们收的是500元/吨,装袋子就是400元,而去年是350元。
业务员3:两个月之前是280元,现在重货最低是400元。
一家万吨冷库的业务经理坦言,他的生意圈里,开始流行投资冷库,为了尽快把冷库建起来,多是租仓建冷库。
业务经理表示:“我的一个朋友联手7个人开了8间库全部存满了,他们全部是租的,没有一个是自己的房子。今年存药的特别多,有资本的进入,就是炒作药材,还有一些人去垄断药材,还有很多人跟风买。”
一位经营冷库的业内人士估算,今年以来,亳州新建或扩建了上百个大小冷库,冷库虽然多了,但存放货物的价格不降反升。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一经营商户也告诉记者:“存货的特别多,压着货不卖,等着涨价,而且压货也不是一两吨,一买就是几十吨甚至几百吨,得需要空间很大的地方去放。”
记者:要囤多久?
商户:看形势和价格。比如囤的这个品种,如果预算还要涨就不卖,很多外地人也过来压货。因为外地的冷库少,他们在我们这边买了就直接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