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携手共建共同富裕试验区2023国有企业攀枝花行”主题活动在攀枝花举行,活动上集中签约18个总投资额达697.96亿元的重大项目,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项目名列其中,计划于今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
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G4216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半边街枢纽互通,经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盐边县至凉山州盐源县,设白家枢纽互通与G7611西香高速公路相接。项目主线长141公里,攀枝花市境内长95公里,凉山州境内长46公里,总投资估算约353.5亿元,按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G4216丽攀高速和G7611西香高速之间的重要连接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重要连接线,该项目规划建设对完善区域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带动沿线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清洁能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促进攀西地区要素政策流动共享、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巩固攀西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书,正加快组建项目公司,并同步推动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矿产压覆、行洪论证报告等编制以及项目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征地拆迁协调等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年底开工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拓展地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做强产业链、畅通供应链,融通资金链,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早日建成投产,努力为攀枝花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开足国资马力。”攀枝花市国资委规划发展与合作科科长孙琦表示。
【成都五环路建设迎来新进展:郫都区蜀信路下穿、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正式通车】
7月6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成都郫都区蜀信路下穿工程、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改建工程(南北大道东侧)正式通车,意味着周边居民“绕行”历史就此结束,城市南北向“动脉”更加畅通。
蜀信路下穿工程
打通城区南北通道
新铺的沥青路面宽阔平坦,沿路标识标牌清晰醒目、绿化景观新颖别致……记者在现场看到,蜀信路下穿工程隧道段为双向6车道,辅道为双向2车道,隧道立面采用蓝色微粒吸声板和铝孔板铺装,顶部安装有8条灯带,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人行和非机动车则通过成灌高速下方设置的独立通道下穿成灌高速。“隧道侧墙采用微粒吸声板铺装,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内的噪音,还能让驾驶员在视觉上更加舒适、放松。”项目副总工程师何承海介绍,除降噪材料使用外,项目还在隧道顶部的绿化公园内设计了1个篮球场和3个羽毛球场,为周边市民提供运动休闲场所。
据了解,蜀信路下穿工程起于中信大道,沿既有蜀信路向南下穿成灌高速、清马路后,与西源大道平交,随后继续向南延伸跨越清水河,止于康乐大道(滨河路),全长1.702公里。其中,中信大道至西源大道段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7月6日正式通车投入使用。它的通车,不仅新增了一条郫都南北向“动脉”,也有效地为南北大道、郫温路分流减负。
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改建
有效缓解早晚高峰拥堵
6日上午9时20分,随着匝道上的围挡拆除,封闭了10个月的成灌高速五环互通迎来了第一波车流。沿着匝道一路前行,整齐排列的防眩板,简洁壮观的收费站,各种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多条匝道蜿蜒交汇。
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是成都郫都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节点,过去为单喇叭半互通,交通转换不畅,高峰时段经常出现严重拥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去年9月,郫都区启动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改建提升工程建设,在原互通位置对老互通进行拆除后重建,新立交采用双喇叭方案,将郫都向都江堰方向由原来下穿改为上跨,收费站由3进3出增至5进5出,提升此节点交通转换能力。何承海表示,目前南北大道东侧匝道以及收费站施工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南北大道西侧匝道建设,西侧匝道建成后,南北大道两侧都可以实现高速出入,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改建后的郫都收费站收费系统采用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收费车道新型系统。“这种新型系统打破了车道间的信息孤岛,解决了常见的流水不同步、临道干扰等问题,可以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网络稳定等性能,降低后期维护和管理成本。”成灌高速五环互通改建工程机电项目负责人李燚告诉记者,郫都收费站是四川省第一个所有车道均采用此系统的收费站。
【上半年11个高速公路项目用地预审获批】
今年上半年,G0611川主寺至郎木寺、江津经泸州至宜宾、德阳绕城南段、古蔺至仁怀、昭觉至普格、成汶高速成都至彭州段、成汶高速彭州至汶川段、乐山至荥经、攀枝花至盐源、邛崃经芦山至荥经、成都经温江至邛崃等11个高速公路项目(1152公里、2536亿元)取得用地预审批复,用地总规模约5772.0989公顷,为项目尽早获批工可和开工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