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5月2日一列前往成都东站的高铁上,女孩称她当时后排5个人,其中两个大人三个小孩。
列车发车后,孩子一直在玩游戏,期间多次碰撞她的座椅。
虽然一直忍耐,但孩子依旧没有消停,家长也没有阻止。
忍无可忍后,女孩回头进行制止:
“不要撞椅背了,要有礼貌一点哦,家长也不管一下。”
谁料此话一出,旁边的妈妈却不高兴了,直接愤怒回击称孩子还小,不至于这样说孩子。
孩子妈妈话音刚落,孩子爸爸也开始向该网友发出一阵辱骂。
在被辱骂后,女孩也骂了回去,双方口角就此展开。
期间,虽然列车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并加以劝阻,但孩子妈妈还是在争执中扇了该网友一耳光,女孩也顺势进行了还击。
后来,一位东北大哥仗义执言,帮女孩教育了孩子的父母。
事情发展到此不应该结束,也确实没有结束,不过发展的走向并不是网友们以为的样子。
5月3日,孩子家长报警,女孩被警方传唤;5月4日晚8点,双方再次被传唤至派出所做笔录。
女孩表示在警方调解过程中,孩子父母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希望能够和解,但其认为孩子父母有错在先,率先骂人及出手打人,应是主要责任方,因此拒绝和解。
最终,警方将此事件双方认定为“互殴”,作出对上述被打后还手的女孩处以200元行政处罚,对孩子家长处以500元行政处罚的结果。
也正是这一结果,让舆论再次“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认为:“派出所罚女孩200元没道理,挨打还手是正当防卫,支持女孩!”
伴随着质疑声的加大,网络上关于此事件相关话题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
有网友整理出目前网络上大家的疑惑所在:
首先是此事件中女孩在被打后还击对方的行为在大家看来属于正当防卫,而官方认定却是互殴,那么正当防卫和互殴的界限应当如何来判定?
其次是事件的结果是对双方都进行了罚款,这种各挨五十大板的处理方式是否存在“和稀泥”的成分?
再次是既然被打后还击会被认定为互殴,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是否只能被动躲避,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在舆论的不断质疑下,5月8日,司法部官微“中国普法”也就此事件进行发声。
表示此事还有一些疑问需要厘清,以让公平正义能被大家看得见、听得懂。
对于第一个疑问“什么是互殴”,其写道:
对于第二个疑问“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其写道:
对于第三个疑问“该事件能否认定为互殴”,其写道:
据了解,目前女孩已申请行政复议,她表示:
“我始终认为仗着人多最先恶意出手打人者,如果哭一哭后悔道歉就能和解的话,那以后谁打一巴掌都可以哭哭和解没啥后果,这样的结果我说服不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