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49|评论: 9

已出现的这3种现象,把老百姓都整懵了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5-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出现的这3种现象,把老百姓都整懵了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正能量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在文章中人民日报一共举出了两个创业成功的案例,以此来鼓励大家。本来出发点是好的,没想到此文却遭到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和怒怼。
0

       网友们一致认为,文中的案例听上去可笑无比,根本就不符合实际,这篇文章说教意味浓厚,完全就是体制内的人悠闲地坐在办公室里敲出来的“学生作文”,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写作文的人根本不清楚。

0

       其实,这并不是官媒第一次“翻车了”,近两年只要官媒一发什么,不管是新闻还是资讯,网友们都是直接开怼,此前人民网公开批判专家们“何不食肉糜”,如今网友们借用这句话来询问官媒们,认为这些代表国家的媒体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只会画大饼。

0

       而之所以老百姓们公然怒怼官媒,还是老百姓们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变得越来越多,只因为最近社会上发生的这几种现象,真的是把老百姓们整懵了。
        现象一:禁止焚烧秸秆。
      自从农村春播开始后,焚烧秸秆的事情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几度上了新闻热搜,尤其是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185人焚烧秸秆被抓,400多名官员被处分,罚款1.7亿”的新闻,让农民们是有气愤又无奈。

0

       如今正好就是春播玉米的时候,现在全国都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庄稼地里成大片的秸秆到底该如何处理可愁坏了农民。
       农民们的怨言越来越深,在农民眼中焚烧秸秆一直都是传统农业习俗,而且也是经验之举,因为想要在田里种玉米,那么就得把上一茬的秸秆全部烧掉或者薅掉,包括地面上留的麦茬也必须连带着一起薅没,否则就会影响下一茬玉米的播种,影响粮食的产值。

0

       如今专家们提出焚烧秸秆污染空气和环境,于是全国也开始实施禁烧秸秆的措施。
       目前各个城市针对露天烧秸秆的行为都采取的是严查、严打、严罚的方式,焚烧秸秆的村民一经被抓基本上都会面临几百至几千元不等的罚款,严重了还会面临拘留,这种规定让农民们再也不敢再去焚烧秸秆,要么直接秸秆还田,要么直接把秸秆拉回家。
       对于农民来说,回收秸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秸秆归集,装车,运输都是一个费时又费力的过程,不要以为这些干枯的秸秆处理起来很轻松,要是赶上了阴雨天气,秸秆变得又湿又潮,要是被踩轧到农田里。
       烂在地里会更加麻烦,秸秆腐烂会消耗土壤里的氧气,在田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导致田间土壤缺氧,更加影响庄稼种植。

0

       因此,农民们的怨气也越来越深。


       现象二:农用拖拉机和电动车被严查。
[color=var(--weui-FG-HALF)]      


五一过后,全国多地将会启动电动车管理新规,涉及到了两轮、三轮和老年代步车,比如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西省等。
0

       严查电动车最初的本意是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没想到却引起了老百姓的诸多不满,现在电动车要想上道必须挂牌,像三轮电动车还需要考三轮摩托车驾驶证,两轮电动车还必须是那种带脚踏板的才算合格,四轮的电轿根本不允许上道,上道就被没收。

0
       如今一些品牌电动车不少都是三轮样式,特别适合老年人驾驶,如今三轮电动车也得考驾照,否则上道就得被交警没收或罚款,而有些老年人大字不识一个,让他们去考驾照简直就是难为人。

0

       不仅城市如此,“农管”大队在五一过后也会严查违法农机,违法农机主要是指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需要年检、挂牌、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任何一项缺失都构成违法。

       最近网上有不少网友曝料称,“农管”大队已经开始下乡对农民的拖拉机等农具进行检验,有些还会直接去庄稼地里“抓车”。

0

       要知道如今农村还在继续种地的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这些种地的老人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有些甚至不识字,没有正规的农机驾照,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三农培训,在耕种季节会使用些简单易上手的农机去耕地,这些农机基本上都属于违法农机。

0

        农民种地本就不易,谁还有哪个闲钱再去考驾驶证,再去给拖拉机年检、买保险?
       这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可笑之极。如果五一过后严查,那么会有大批农民害怕自己的拖拉机被没收不敢再去使用,这样一来就只能使用传统的牛犁地、人工播种的方式了。

       现象三:农管进村,频繁引争议。

如今让老百姓怒火最大的就是“农管”,尤其是农管进村后的一些执法行为更是直接激起了民愤,引得老百姓们纷纷吐槽农管“管的太宽”。
0

       尤其是曝出农管的执法事项多达251项后,更是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议,很多专家也都呼吁农管执法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要干涉农民生活。
       尤其是前段发生在海南的一起农管拔农民4亩豇豆事件,把农管暴力执法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的起因是该地区的一名农民在种植豇豆时,违规食用了一种叫做倍硫磷的禁用农药,这种农药对人体有害,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0

       农管发现后,立即把该农户种的4亩豇豆全部铲除,并没收了农民的农药。
       之所以人们对此事反应激烈是因为,农管的处理方式过于粗暴和武断,据悉该农民种的4亩豇豆已经快要成熟,但农管没有给予充分的解释和沟通,事后也没有给予任何的赔偿和补偿。

0

       网友们也觉得,农民种地本就不容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农管部门应该去严厉打击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源头,不应该逮着农民处罚,农民也不是化学老师,去买农药肯定是商家介绍哪款就买了哪款,如今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所有的责任全让农民背了。
        不仅这件事,此前还有网友曝料称农管进村里砍树、抓散养的鸡鸭、推倒养殖户的牛棚、让农民去考农民证等,这些做法太过严厉和不人道,也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换谁能满意?

0

        写到最后:

       贴近基层和实际有多重要?这些现象让老百姓们越来越看不明白,以前明明能做的事情怎么就突然间被禁止了?
关键禁止之后还没有及时给老百姓一个解决方案,这也促使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年,我花时间去学说话。成年后,我花更多的时间去学闭嘴。这些年,我明白了一件事:在别人的生活私事上要闭嘴,在事关根本秩序公益上要发声。只是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现实恰恰相反。

发表于 2023-5-1 15:5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路考证不?有的人逛街乱丢垃圾,乱撞红绿灯,不走横行道,必须考证挂脖子上才允许上街。

发表于 2023-5-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秸秆腐烂会消耗土壤里的氧气,在田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导致田间土壤缺氧,更加影响庄稼种植“?有机物腐败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会试土质疏松,有利于土壤和空气交换空气和水分的。水分充分除非如水田,会产生二氧化硫,通过耕田、晾晒解决

发表于 2023-5-2 04: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农管就是用来压×农民的,看来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了!
发表于 2023-5-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哥说得好:幼年,我花时间去学说话。成年后,我花更多的时间去学闭嘴。

发表于 2023-5-2 13: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5-3 11:4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人大开了个啥,为28年土地改革铺路吗,解决土地私种,

发表于 2023-5-4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折腾
发表于 2023-5-4 08: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