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冠更名,重归“乙类乙管”,随之而来的“松绑边境管制”生效在即,取消入境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封闭3年的国门终于徐徐打开。时值新年春节出游高峰期,消息一经发布,瞬间搜索量激增的国际机票,以及暴涨数倍的订单量,都在预示着出国人数井喷的那一刻正在酝酿。
不过,距离政策落地还有10多天,中国游客的出行脚步还没有踏出国境,就遭遇了日本、韩国、意大利、印度四国专门针对中国入境旅客“加强防疫”的当头一棒。不止如此,路透社发布的消息称,出于“对中国COVID-19(新冠)病例激增及通报病毒传播数据的透明度感到担忧和质疑”,美国政府“正考虑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预防措施”。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也表达了同样的跟进意愿。
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部分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旅客查核酸”热搜词条下,不少网友群情激愤,认为这是区别对待,有意刁难,却忘了这三年我们自己又是怎么做的。
天价机票,天价核酸,航班熔断,入境人员最长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疫情三年来,多少留学生买不起回家的机票,多少次买到机票却因临时熔断滞留,多少人因为抢不到机票崩溃抑郁,多少人在“白天哭夜里盼”的等待中失去了亲人,而这些调整只不过才一个月,却让我们轻易抹掉了三年的记忆。
本月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基于中国境内疫情状况宣布,自30日起在入境时对中国入境旅客实施病毒筛检。如果测得阳性就必须接受原则为7天的隔离,希望避免日本遭中国急速扩大的疫情波及。
在12月23日出现了首例自中国入境确诊者之后,在印度引发恐慌,该国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随后宣布,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国际旅客,必须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抵达印度时若出现症状或核酸检测呈阳性者,将被隔离。
12月21日,韩国确认,早在16日起就将中国被列入“检疫查验重点国家”的名单中。鉴于中国疫情状况,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国际机场针对中国入境旅客进行核酸检测,预计执行到2023年1月30日。
毫无疑问,面对即将迎来井喷式出境潮的中国游客,以上国家可以说既兴奋又矛盾,高兴的是这个地球上消费能力最强的游客就要来了,矛盾的是情况不甚明了的疫情状况会不会冲击本国疫情防控成果,可以说,这种矛盾的心态,在日本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共同社消息称,日本的旅游相关人士正盼望中国访日游客全面重返,但由于中国的新冠疫情爆炸式蔓延,却让前景变得难以预料。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9月的访日外国人仅为21万人,但日本大幅放宽边境口岸防疫对策的10月达到了50万人,11月骤增至93万人。但这一数据与观光厅重视的疫情前的2019年11月(244万人)相比,仍然减少了62%。
在日本看来,无法达到2019年水平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国游客太少。当时,在按国家和地区统计的所有游客中,中国游客占比达3成,排在首位。而今年11月的中国游客仅有2万人,与2019年同月的75万人相比,大减了97%。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的韩国游客达32万人,增加了54%。此外,美国(8万人)减少43%,新加坡(4万人)减少38%,越南(3万人)减少20%,均逐渐回升。可以说,日本重启观光立国的步伐可谓“只待中国”。
毫无疑问,明年1月的春节长假是中国游客赴日的高峰期,但随着疫情动向难以预测,期待中的中国游客能不能马上增加,又变得的难以预料。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好消息就是,万一入境日本检测出阳性需要隔离也不用担心食宿问题,日本政府规定,隔离期间的住宿和餐饮等费用,均由日本国费承担,个人不需要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