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15|评论: 2

[原创·图文] 壬寅虎年中秋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3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壬寅虎年中秋节
甘肃  康南飞燕
距壬寅虎年的中秋佳节还有十余天的时间了。我心里就琢磨着今年的中秋节怎么个过法?是回到乡下老家继续陪年迈的母亲在老家里买菜做饭一家人吃过呢?还是提前联系安顿一个农家乐一家人吃饭过呢?还是又像往年一样去县城约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同事一起过呢?这个暂时都还无法定论。有句话叫“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自己一年四季独自漂泊在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鸟儿有个窝,人儿有个家”。所以,不管怎么说,过节还是要回家去过的,因为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弟媳妇、侄儿侄女呢,乘过节之时一起吃吃饭,说说话,聊聊家常。再说,母亲也年事已高,身体一年大不如一年,过节回家陪陪母亲唠唠嗑,吃顿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在人们逐渐淡忘乡愁、寻找乡愁、记忆乡愁的今天,在农村老家陪母亲吃饭过节更有意义和乡愁再现。
我是八月十四日(星期五)下午三点多乘着同事的车返回县城的,车到阳光医院门口的西街十字路口停下下车,又去等下午五点到家乡碾坝的公交车回家。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心里想:反正离县城又近,明天早晨八点多乘车进县城购买也不迟,也就空手回家。回到老家已是傍晚时分,斜晖脉脉,山峦层叠,清流涓涓,翠鸟鸣啭,稻香远溢,这一切隔绝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一同绘就乡间独有的水彩画卷,铺展着唯美、温润、恬淡、闲适。平日困在单位里的我,此时不由得抻动筋骨,放慢呼吸,听见了内心松绑的声音。
“咳嗽”一声,走上院落的场子,厨房内亮着昏黄的灯光,轻笼着那个我每每见到就会心安的身影。母亲站在土灶边,微弓着背,手持擀面杖,来回自如地擀面。母亲看见了我,立马唤我进去,还是把我当小孩一样问:“饿了吧?给你做最爱吃的酸菜杂面节节”进屋后,我在母亲对面坐了下来。她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讲着村里的琐事,像是攒了很久,就等我回来说个尽兴。每次她悠悠地扯着琐屑家常,我光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心里头就热热的,不需要很努力搭母亲的话茬。煮好的节节端到桌上,滚烫的碗里升腾起诱人的香气。节节入口,是心心念念又无比熟悉的味道。我一连两大碗节节下了肚,温暖流淌到身心每一个寒冷的角落。见我连最后一口汤都要喝下去,灯影下的母亲,脸上笑得挤出更多的褶皱,深一条浅一条的,无不藏着甜蜜。
吃饭时母亲告诉我,月饼儿媳们已从遥远的新彊邮寄回来了两大盒子,弟媳妇也从超市买了一个猪腿已砍碎也拿回来了,你就随意简单购买点东西就行了,在家的人也少,购买多了一时半会吃不完也是浪费,母亲说的也是大实话啊!。饭后沿小康公路朝西走了一圈回来,就计划着明天进县城买东西,买点水果和鸡肉,菜水家里都有。散步回来倒了一杯茶水上楼,打开电脑浏览了一阵。下楼陪伴母亲看电视打发时间,随即联系了碾坝初中同学李廷喜,明天是中秋节,能否一起去豆坝大河村看望身体欠佳的老同学刘凤安和她年事已高的母亲。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老同学李廷喜接到我的电话后,干脆爽快的答应了,明天必须去一趟,不过要豆坝赶集回来后,要么下午,要么在晚上去。老同学廷喜的爽快干脆答应了这门美差,让我打心里高兴了一夜。
今年中秋,我会一如既往的回老家跟老母亲一起度过。节日当天要给家里购买过节的礼物,比如:月饼、水果、蛋糕、肉、鸡等,拿回家让母亲亲自下厨做,其余的人搭手帮忙生火、摘菜、洗菜,大家同心协力做一顿晚宴。时间到了,在母亲的召唤下,大家齐动手端菜端饭上桌,一起吃母亲做的美味佳肴,围着餐桌在欢声笑语之中,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可口的晚宴,这样的温馨、幸福时刻难以找寻。至于晚上赏月这个话题,还得要看老天爷的眼色,如果老天爷高兴了,月亮就能欣赏,如果老天爷发怒愁眉苦脸了,月亮就胆怯的躲进云里去了,就欣赏不到月亮了,留下遗憾只盼来年的中秋节到来可赏月。
一觉瞌睡醒来,壬寅虎年的中秋节如愿到了。清晨六点起床,推开门望望天空,打开手机看看,又是阴天。下楼用一次性纸杯倒了开水,一鼓作气咕噜咕噜的喝完灌进肚子里。喝完开水,向熟睡的母亲打声招呼,关门走出屋外,穿过一户人家房背沙石土路,走过石拱桥,沿小康公路东行,边走边拍风景照片,主要是东方日出,山峰沟谷云雾,天空靓丽漂亮的云彩等照片。走过斩龙垭,沿寺底下自然村河堤硬化路而行,路上不时偶遇晨练走步的村民,随意礼貌性的打打招呼。再走小康路,穿过黑潭坝、桃园、崔家湾、安家坝,又走上安家坝村庄河堤,而这段河堤不知啥缘故至今还没有硬化,不觉间就走到了安家坝村左家坪安置点。时间已至七点半,出来游走已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该返回了。
八点多回到家,早晨徒步行走锻炼身体,欣赏沿途风景的美差结束。洗刷,烧开水泡清晨第一杯茶水,也是我每日早上务必要做的事。母亲早晨起床后大清早外出捡拾核桃也回来了,正忙前忙后在厨房做早饭。九点多母亲做好了早饭,吃了一碗面条。端起浸泡的茶杯走上木楼上,在楼上坐在电脑桌前的凳子上,给今日头条发十条消息,在抖音短视频也发几条消息,主要是清晨出去转悠时拍的各种照片。十点过河等车进城去购买节日礼物,走下台阶时,听见在厨房里忙碌的母亲走出来,站在楼檐坎上说买点猪肝子带回来炒吃。我痛快的答应了母亲的心愿请求。过桥来到路口等车,不到几分钟小康公路上下来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招手停下上车进城。在城关镇居委会下车,准备去这个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点事,谁料因放假停止营业。就一直走到人民路中街康县农商银行支取现金,办理完手续后步行至交通局对门金穗粮油门店,劳烦蔡老板兑换了红包。今晚过节时发给儿媳、侄媳,还有三个群,一个是八四届碾坝初中同学群,一个是四川蓬安老家的幸福一家人群,一个是媳妇老家民勤的张氏家族群。在节日里,发个小小的红包,活跃一下群里的气氛,表示一下中秋佳节的心意,共同欢度中秋佳节。来到农具厂买肉的摊点看看有没有出售的猪肝子,在摊点上随意问了几个卖肉的老板,要么都回答说没有,要么回答说已出售完了。出来又去滨河路集市上看看,在一家出售猪肉的摊点上寻找到了这个物件,购买了不到二斤的猪肝子。随后转身在一家水果店买了苹果、枣,小秋子、香蕉等水果。然后去远东购物超市对门的一家经常光顾的熟食店买了一只烧鸡,整理装好后提上所有东西去新华书店门口的公交车乘车点乘公交车回家。
吃完午饭,天晴气朗,外出在房背后田地走走拍照,也去了村庄大桥和碾坝河边走走拍照。回来下午三点母亲开始准备操作晚饭,在锅里煮猪腿肉。母亲将猪蹆肉下锅后,就去庄里上坝寻找老人,去迟了老人吃了或被上坝人叫去,就落空了。老人来了,我下楼招呼一下,给倒了一杯茶水,简单的聊了几句话。还在我没有外出的时候,在楼上就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今晚过节把上坝里新民和芳芳的母亲请来一起过节吃个便饭。新民和芳芳都在外面务工,家里只有七十多岁的老人。后来据母亲说是弟媳妇在电话里向母亲说的。其实,我也有这种想法只是还没有顾上告诉母亲。上楼联系碾坝同学廷喜去豆坝赶集回来了没有?商议今晚去豆坝看望老同学凤安能否去?电话挂通,老同学说回来了就去,让我准备好去他家等待。原计划在县城买点核桃饼带上让老人品尝,在一点多的时候曾联系过,主人回复因水上市场改造修复店面没经营了。只有过去在半道上想办法随意购买的礼物了。
挂断老同学廷喜的电话,用一个黄色塑料袋装了四袋新花椒,一人各两袋。时间已至下午十七点三十五分,提上袋子下楼给母亲打了招呼,搭个老同学的便车,我和他去豆坝一趟,晚上回来,您们在家的人吃饭过节吧!因为平常回来没有时间,加之今日逢节气,抽空去拜访看看老同学凤安和他年迈的母亲,也觉得有意义和价值的。徒步到碾坝田坝新农村老同学的家,此时太阳从云里钻了出来,走了一段路程后浑身顿感热开了。我这个人走路也快,不觉间已走到半嘴子了。在一个拐弯处停留,直到十八点才又出发,因为时间还早,老同学从豆坝赶集收山货还没有回来呢。走到门口,果然没有回来,家里只有老同学的妻子和两个一女一男的孙子。走进院内将黄色塑料袋放在老同学廷喜院落的桌子上,老同学的妻子热情迎了上来,说,他去豆坝赶集还没有回来,你进屋喝杯水等等,他回来的快了。六点半了,突然电话响了,一打开是老同学廷喜的来电,立即接听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问我到哪里了,我回复说在你们家里了。他说,已上了老虎垭梁了,再有十来分钟就回来了。
不大一会儿,听见了车声,转身一看老同学廷喜从后院进来,向他妻子说:帮忙卸车!待会儿我和老同学燕兆林去豆坝一趟。他妻子放下手头活儿,紧跟老同学身后从后院出去,车已停在门口。我也起身去帮忙卸货,路过一间库房,堆满了不同种类的山货,只留下一条过人的空隙。要将货卸在另一间库房里,于是他又挪了一下车到下一库房门口。满满高高的一车山货,叫不上名字的草草和蛇皮装子装的梭罗果,这些山货是在豆坝下片和店子的一些村庄农户家收购的。卸完后,老同学的妻子打扫房间门前卫生。时间已晚,我向老同学廷喜开玩笑的说:您今日往返两、三趟也累了,也疲惫了,下次再去吧。老同学廷喜说:这算啥!不累也不乏!半个小时就过去了!老同学的妻子已做好了晚饭,是萝卜香菇清炖猪腿,吃了过去再不麻烦人家了。我说:行!吃完饭后,老同学驾驶停在后院的一辆白色小车穿过巷道我们出发了。
出发前,向豆坝的老同学凤安发了信息告知他:晚饭我们己在碾坝吃了,就是过节抽空过来一起坐坐聊聊天。我们顺着小康路出发,碾坝河畔的楼房、树木、山林、峰峦、灯火一闪而过,翻山越岭老虎垭时,透过车窗欣赏夕阳云彩和截山梁云雾缭绕的美景,因为赶路也没有示意老同学停车,站在老虎垭观景台拍夕阳西下的风景。老同学廷喜是开了多年车的老师傅,记得他开过各种车辆,驾驶车辆技术过硬,车开的快且稳当。十五分钟就到了久违的豆坝街,在通往琵琶方向的一家超市门口停车购买礼物,采购了两排鸡蛋、一小桶油、二盒月饼、一件奶,装上车又继续出发。行走在豆坝的山间路上,落日云彩漂亮美丽,林口村庄西边的几座山峰在夕阳映照下格外壮丽好看,提议老同学廷喜车开慢点,拍拍山乡夕阳后夜色风景。十九点三十二分来到了目的地——老同学凤安的家豆坝镇大河村。此时夜幕渐浓,山村灯光耀眼明亮,两座山的轮阔十分清淅。于是,拿出手机拍了乡村夜色照片。老同学廷喜停好车,打开后备箱取出东西往过走。老同学凤安在豆坝河南岸的家里房间,似乎听到了河北岸桥头上有人说话的声音,知道我们两人已到了,走出房间过桥来迎接我们两位。
老同学凤安连忙接过我们手提的礼物,引带我们走过石拱桥,沿河岸堤坝行走,来到了久违的老同学家里。一位老人孤单的坐在东边的房子前的凳子上,挂在门上的灯光正好洒在老人脸庞,我们的突然造访惊动了老人。这位老人就是老同学刘凤安的母亲,也有一年多时间没见面了。院落干净整洁,灯光互映,照亮了一大片。跟随老同学走进堂屋客厅,房间灯光闪亮,整洁靓丽。在一个五座的沙发上坐下来,老同学热情倒水,摆放水果。老人看到客人到家了,她握着拐杖蹒跚走进客厅来,很拘谨地坐在我身边的沙发上,她开口向我们问这问那,见我们知道的就如实回答老人。廷喜同学开车不饮酒,喝茶水,吃山珍五味子和山瓜(八月瓜)。我一个人品酒,老同学取的四星金辉。清爽的月夜,品酒喝茶聊天的我们三位老同学,在温馨里畅叙友情,在友情里品味生命的珍贵,竟似兰亭旁的曲水流觞,有一觞一咏之妙,“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我们聊着学校的事,我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也谈了各自子女的情况,廷喜的孙子去陇南城关中学读书了!凤安的女儿,儿子都在江苏务工,也没成家。这是,老同学凤安的兄弟老二从外面回来了,也不喝酒,叙聊中悉知老二是合作社的社长,在为群众服务办事。不觉意,时间已到九点,才切入正题。让老同学的母亲坐在中间,我们开始过节,围桌而坐,尊老抚幼,赏月叙旧,念古思今畅想未来,“极视听之娱”,享天伦之乐,无不为人间快慰之事。五人举杯共祝中秋节快乐!祝老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祝在座的各位节日快乐!平安幸福!也给拍了照片留下了珍贵的瞬间,留下了壬寅虎年中秋节的记忆。终于将一瓶酒品完,不知不觉中夜深了,让老人早点休息,我们依依不舍起身离开。不知是家乡的田园诗景,是老同学采摘的山瓜和五味子,抑或是陪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老同学和他的母亲,对我这个风尘仆仆、满心郁闷的归人,有着不可名状的抚慰和疗愈作用。
走出老同学的房间,夜色霎白,夜空星星喜笑,山乡清静。伴着当空皓月和漫天星河,我们离开老同学的家驱车往回赶,一路上心情舒畅多了。此时,圆月升起来了,挂在离东山头不远夜空。夜色,给大山披上了一件黑色的外衣,使河面和天溶合为一体,把山间打扮得更加神秘;河面上不见鸟儿的身影,唯有山间乡村的路灯发出斑斓的光芒;山风轻吹着我的面颊,带着一丝淡淡的咸意,清爽宜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仰起头,望着天上那明亮的圆月,此时的月亮像玉盘似的在云中悠然地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寂静的大山。看着月亮上的阴影,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乘着夜月而行,今晚的圆月属于我,也属于老同学,更属于老人和常年生活在这大山里的人们。
离开返回的途中,满地月光,我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赏月。“今晚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可这月亮就是躲在云里不肯出来,不一会儿她才露出半个脸,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又过了一会儿,在我们翻越老虎垭梁时,月亮终于出来了,它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使这个夜晚便变得更加浪漫了;月虽有阴晴圆缺,但欣逢月圆时节,仰望苍穹中一轮皓月,每一个释然的躯壳里都有一颗心脏在有节律地跳动着,漂浮着,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人就融化在这淡淡的月色之中,心旷神怡,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中秋给人以月的思绪。明澈如水的夜,月色皎洁,圆月当空,那如练的月光,如水银泻地般洒向无垠的旷野。人沐浴着这影影绰绰的薄雾轻纱,如幻如梦的月色,犹如沉浸在醇香美酒的微醺之中,那似真似幻,若隐若现的感觉,宁静而恬淡,确是一种切实的享受。
下车,老同学廷喜折返回家。我走过石拱桥,望望夜空的圆月,家乡的中秋,是浪漫的乞巧节过后一路追赶的收成,是用颗粒饱满的五谷打馅,用滴滴勤劳的汗水做成的月饼,肥沃的泥土把家乡的月儿哺育得圆圆满满,高挂窗前,高挂树梢,也高挂山巅,静静守护着乡亲们干净的家园。坐在家里,在手机百度搜索中点击翻开“中秋”一词,才知道其始于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唐代已成固定节日,盛行于宋代,至明清已与元旦齐名。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它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春祭日,秋祭月,按我国历法,农历8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盛行于宋代。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此中秋节也称仲秋节。中秋时节,正值月圆,古人以月圆的十五为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秋高气爽,颗粒归仓,又称丰收节。这个婉转清丽的节日,流动着古韵的风情和雅致,演绎着许多幽婉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贮满人间真情,寄寓着离愁别绪。
是因为兴奋,还是在深夜再想看看家乡的圆月,翻来覆去仍未睡意的我,披衣而出,走向村口看看。一轮满月,团团圆圆,最能勾起怀念亲友,思念团聚的缕缕情丝。月华如水,星光点点。遥望月夜深处,俯首此时淡然的心境,或许染上了山水的灵气、圆润的苹果和丹桂袭人的香气,时光洞穿着历史,我分明看到了秋日里父母赚取着土地的信任,收获着成熟和满足,我也领悟了“月至中秋,人到中年”所蕴含的哲理,生活迎合着自然的规律,就像花儿一次次绽放,又一次次凋零,就像月儿一次次圆满,又一次次缺损的循环往复。天空一轮月,地上万盏灯。当万家团圆赏月之际,我们也该祭拜圆月,祭拜传承的灵魂,让丢失的梦想回归,让流浪的心灵回归。现在心里似乎才明白,在农村对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折射的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历怎样的岁月,我们相信一切的爱与被爱都是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秋节,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团圆过一次,反而每年的中秋,除了留给我浓浓的思念,还有淡淡的伤感。所以中秋的月亮,我的感觉总是既圆又冷。此后,儿媳们忙着工作,妻子忙着辛劳奔波,大团圆似乎成了不能实现的梦想。年年岁岁的中秋,天南地北的家人只有同望一轮明月,送上彼此的祝福和思念。后来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这个节日不再纠结于月圆人圆,家中亲人无论老少,无论身居何处,只要平安健康只要喜乐祥和,只要同享一轮明月,那就是圆满。多少个中秋夜,和老伴在圆月的清辉中,安享着静谧祥和,一样觉得心中幸福荡漾。
时间在走,我们已长大成为人父,步入中年人行列。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岁月可以带走无拘无束的童年、充满活力的青年、身肩重担的中年时光,但抹不去曾经一路走来的那份最美的回忆。是啊!昔日的中秋之夜,那乡村的一轮明月,那圆圆的月饼,那甜甜的梨子,依然留在了我家的小院里,留在了我的梦里。“中秋节月光光,全家—起看月亮,月儿圆月儿亮,月饼甜呀月饼香。吃月饼呀看月亮,说说笑笑心痒痒。”儿时的这首歌谣又在耳畔轻柔地响起,此刻,幸福的喜悦溢满心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10-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0-2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