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349|评论: 3

[转帖] 2022《语文》令人不寒而栗

[复制链接]

朋友一篇文章的截图,读后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B5F0B84D-AA5A-4D0B-8950-54A01AA127C3.jpeg
4388994D-6E1E-4C6C-A9FC-65CC33A5339A.jpe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3: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出现在一份名叫《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的学生报纸高二作文指导版上的一篇文章,题为《红盖头》,作者余显斌。文章大意是,爷爷随身携带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一个红盖头,那是奶奶和爷爷结婚时戴的,而奶奶是被爷爷亲手打死的——当年,爷爷帮游击队员筹集了一笔经费,可贪图享乐的奶奶想把经费带走,于是爷爷大义灭亲,开枪了。

触目惊心的两点信息已经被人标上了红线。其一是,文后的“品读“写道:”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不能不为这位亲手处决自己妻子的革命者的高尚人格、伟大的家国之爱动容。“其二是,这份报纸的出版日期为2022年4月15日——对,你没看错,它不是历史文物,就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不知诸位有何感想,有没有被这种“高尚人格‘吓倒了?

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既然是文学作品,大概率是编造的。不管是真的还是编的,向今天的孩子宣扬这样的价值观,合适吗?文中的奶奶显然并非罪大恶极,被枕边人以正义之名亲手处决,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何在?开枪警告不可以吗?打伤不可以吗?天底下是否真有这样的畸形之爱?为了某个宏大的理想而将人伦置于如此不堪的境地,太荒谬了。我想,无论如何,无论世道如何变化,要确保人之为人的人伦底线不被击穿,否则我们将再度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3: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亲亲相隐首先是我们的一项文化传统。孔子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梁武帝时代,一个儿子作证母亲犯了死罪,法官虞僧虬很是生气,说:生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判他流放。
人性是相通的,这方面西方也大抵如此。孟德斯鸠说过类似的话:“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如果在家庭关系中,用法律强迫出卖和揭私,则使人际之间毫无信任的底线。犯罪不过是破坏法律,伦理底线的洞穿,则可能使社会走向毁灭。

这样的底线被洞穿的景象,历史已经向我们展现过了。在那个特殊时期,子女揭发父母、妻子揭发丈夫,邻里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揭发,导致社会人人自危,亲情殆尽信任丧失。1970年4月11日,安徽固镇县,四里八乡的人们争相汇聚到县政府旁的空地上,赶着看一场盛况空前的万人宣判大会。人们拥挤着,踮脚翘首望向主席台,上面正跪着一个五花大绑、短发、白净的40多岁妇女。挂着大木头牌子,上面写的是现行反革命犯方忠谋,然后是红笔大叉。抓住她的头发往下按,要向革命群众低头认罪,她脖子一梗,头一偏,又抬起来了。喧嚣的人群中,16岁的张红兵也远远地望着台上那个等待宣判的女人,那正是她的母亲。当宣读宣判结果的时候,整个万人会场安静了下来,张红兵清晰地听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方忠谋被拉上汽车,背后插着亡命旗,押赴刑场。刑场就在固镇县三八河东岸,距离县城两公里,那里有一块荒野洼地。人们奔跑着、追赶着刑车,生怕赶不上围观枪决的时刻,路上尘土飞扬。张红兵脚步沉重地裹在人流里。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3: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某部小说的片段,而是真实的历史!
图片
方忠谋之墓
1970年2月13日,正月初八。那天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张红兵刷碗,方忠谋给丈夫和儿子洗着衣服,一家人开展家庭讨论。这时候母亲拿起一本赤脚医生手册,上面印了这样一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她指着这一行字说,这是别人说过的话,毛引用的。

听到母亲这样说,张红兵勃然作色:“你这不是在贬低我们伟大的领袖吗?语录怎么是别人的?我说方忠谋,你不能用语法问题来攻击领袖。”
16岁的张红兵是大院里最积极的红卫兵之一,小学还没毕业,就加入了毛著作学习小队,对毛极为崇拜。此刻,这个忠诚的红卫兵愤怒了。为了捍卫毛,张红兵立即对方忠谋进行了批判。
深夜的张家小屋就像是惊涛骇浪里的小船。一直看着妻子和儿子争吵的丈夫张月升,此时再也无法沉默了,他站了起来:“方忠谋,从现在起,你就是阶级敌人,我们要和你划清界限,你把你刚才说的话都给我写出来。母亲坐在藤椅上,拿起父亲的香烟盒,抽出一支烟点燃了。从小到大,我从没见过母亲抽烟,但是那天晚上她破例地抽起烟来了。她一边抽烟一边说,那还不好写吗?我敢说、敢想、敢干,就敢写。”

拿到了妻子的“罪证”,张月升立刻走出家门,向军代表揭发方忠谋的“反革命行径”。张红兵仍然不放心,他怕父亲还留恋夫妻之情,不是真的去举报,自己又匆匆写了一封检举信,并包上平日佩戴的红卫兵胸章,他也走出家门,把信塞进了县群众专政指挥部军代表的宿舍门缝里。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