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大学用算法推荐为新生匹配舍友”的消息,引发热议。
据介绍,在该校的互联网迎新系统中,新生可以填写在线问卷,由学校匹配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相近的室友。问卷包括“你是社牛还是社恐”“你睡觉时是否打呼噜”“你是否接受榴莲、螺蛳粉等异味食品”等问题。
除了“精准推荐”室友,在迎新系统中,新生还可以自选床位。
成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中心一工作人员称,这种“大数据选房”,是从2020年开始筹划的,今年起正式实行。选房系统会根据本班优先、同专业次之、同学院再次之的方式来推荐,精准推荐3名室友。
有关消息引发舆论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相当有必要。”“真的这么人性化了吗?那可太好了,有利于室友们和谐相处,共同营造友好的氛围。”“建议推广,一个和谐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活很重要。”
评论区中,也有网友调侃,“打呼的是不是要放在一起看谁最吵啊?”“四个社恐住一起不会大学四年过后都不认识对方吧?”
查询发现,除了成都大学外,温州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近年来均先后开启“人性化匹配室友”的模式,并赢得了广泛的赞许。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互选室友的人性化管理举措,确实有亮点。不过,算法再先进,也不能保证选到的室友就一定能和自己志同道合,毕竟人的个性、品质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流,更是一门学问。哪怕是和精挑细选出来的室友朝夕相处,同样离不开尊重、理解、包容。说到底,不管在大学校园里遇到什么样的室友,都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值得年轻的学子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