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七章 广西山水秀天下
10 南 溪 山
将军桥头桂林南 巍然坐落南溪山
南溪萦绕东北麓 人们故称南溪山
双峰并立耸千尺 北侧峭壁如玉面
山前绿树笼苍翠 雨后初晴更好看
云雾缥缈有韵味 南溪新霁染青山
古列桂林美八景 仙岩龙泉天下传
* 李 渤 留 别 诗
唐代宝力年间时 诗人李渤曾作诗
并作南溪诗序言 一同刻于元岩壁
描绘南溪秀丽景 序曰溪左崖峰立
斗丽争高孕翠烟 蜿蜒迤逦令人迷
右连幽墅与田园 疑非人间落南溪
李渤命人来开凿 修建山上白云洞
发其深藏敞幽深 并既翼之建榭亭
植松种竹又韵之 开凿白龙泉水清
四年后李渤离任 留恋不舍寄深情
写下留别南溪诗 端庄刻于白龙洞
常叹春泉去不回 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 手种岩花次第开
* 刘 景 成 仙 处
南溪山北麓西南 山腰有个白龙洞
洞口悬下石钟乳 形如龙头故得名
洞中乳溜凝化固 千奇百怪极繁盛
似帘似帏似松偃 似竹似海荡云惊
故称曾有神龙居 宋代诗人胡长卿
到此一游赋诗赞 游南溪山白龙洞
悬崖怪石水潺潺 宜有神龙隐此间
穷胜不妨穿险洞 寻春那止看群山
攀龙行即天边去 跃马聊同野外还
好景良辰适相会 一尊且共水云间
西峰有个刘仙岩 北宋刘景成仙处
相传他为桂林人 原来只是一屠夫
后得方士来点悟 修道行医走村户
遍游名山与大川 四十余年未停步
后回桂林为百姓 采药炼丹来造福
治病救人做善事 手到病除解痛苦
活到一百一十八 岩中登仙奇迹出
岩壁刻有其画像 容貌清癯有仙骨
还有记事之文字 南宋刘克庄诗颂
绝顶来寻炼药踪 老仙端的是吾宗
寄怀月白风清夜 定许相期第几峰
* 白 龙 贡 泉 水
南溪山下白龙泉 岩穴涌出水清甜
峤南琐记有记载 白龙为最多桂泉
相传泉水质优良 曾作朝贡称贡泉
传说从前白龙井 水甜冲茶奇迹现
杯里热气腾空起 一条白龙直撒欢
县官为讨好皇上 亲自来到白龙井
舀上两瓶清甜水 专差封好送进京
进贡皇帝冲茶时 果见白龙杯中腾
清香四溢皇帝品 连叫好水极高兴
立刻下旨赏县官 千两银子不白扔
要他月月将其水 按时按量送进京
县官得赏连夜舀 特派心腹王四行
星夜送京不误工 王四平时好贪杯
赶到京外长亭时 闻到酒香心里急
禁不住口就开怀 痛饮三碗醉倒地
醒酒之后傻了眼 两瓶井水洒满地
王四顿时慌手脚 就到附近山涧里
装上涧水去納贡 皇帝叫人冲茶时
半天不见白龙出 嗅来根本无香气
喝来一点无味道 皇帝生气又惊异
怎么白龙不见了 难道白龙已飞离
白龙受不住冤枉 索性远走高飞去
白龙井水从此后 冲茶再无白龙飞
桂林县官亦因此 难讨帝欢被削职
11 甑 皮 岩
桂林往南九公里 有座石灰岩孤峰
此峰大名叫独山 独山有个大岩洞
站在山前看洞口 如同蒸糕甑罩形
故名叫作甑皮岩 古人遗址发掘成
曾是古人栖息地 新石器时已认定
洞侧小岩洞里有 地下河水可饮用
适合古人类居住 后来他们搬出洞
漫长岁月渐逝去 洞顶裂隙水渗融
饱含碳酸钙水珠 日积月累落底层
水分蒸发再积淀 碳酸钙板即形成
覆盖古人遗址上 沉积钙板厚厚层
一九七三年六月 遗址首次始发掘
七四七五又进行 两次补充性发掘
发现古人类遗骨 一共有三十多具
比较完整十四具 埋葬方式很特别
屈肢蹲葬大多数 葬时当被捆扎住
根据民族学材料 古有布袋装尸俗
还有妇婴合葬的 以及大量动物骨
古人食用后丢弃 内有水牛梅花鹿
灵猫猪獾椰子猫 灵猴苏门羚赤鹿
食蟹獴和亚洲象 还有秀丽漓江鹿
根据骨骼作鉴定 这里业已养家猪
养期多在一岁半 还有螺蚌鱼龟鳖
陶器碎片与石器 遗址亦有大量出
石器磨制和打制 两种制品各半数
磨制器有渔网坠 石矛石锛和石斧
打制器有敲砸器 石砧砍劈器石杵
盘状器与刮削器 陶器碎片可识出
陶罐陶豆等器物 红陶灰陶等为主
夹粗细砂多绳纹 另有划纹和席纹
大都烧制较粗劣 还有少数泥制品
生活器具有蚌饰 蚌勺骨锥与骨针
考察分析甑皮岩 遗址分为早晚期
早期距今九千年 晚期距今七千五
早期出土陶器片 当属国内最早的
母系氏族社会里 采集渔猎为主事
这里具有代表性 文化遗址新石器
研究南方古人类 生活起源有依据
12 画 山
画山耸歭漓江东 巨壁垂直江面立
石质斑斓纹交错 浓淡相间红青白
九匹骏马显身影 宛若天公大手笔
有的仰天长嘶叫 有的低头去觅食
有的扬蹄飞奔起 有的安卧伏在地
形态各异栩如生 观察角度有差异
骏马数量常不同 百看不厌趣味浓
不远处有鱼尾峰 那有先锋马奔腾
蚂蟥山有落后马 相传当年孙悟空
玉帝封为弼马温 看管神马到天宫
一天他放纵群马 一些神马脱缰绳
悄然下凡到阳朔 看见此地山水青
草绿苗嫩便迷恋 索性住下不回宫
附近草木与庄稼 日久天长啃嚼空
百姓苦得叫不停 联合起来驱神马
村民埋伏田野里 神马一到齐喊打
点起火把猛劲追 走投无路众神马
藏身避匿石壁间 形成画山幻迹画
村民派人来守候 不让神马再偷吃
守护人看那神马 头天壁上是十匹
第二天看剰九匹 第三天看十二匹
数目总是不相同 有首民谣调侃唱
看马郎啊看马郎 问你神马有几双
看出七匹中榜眼 能见九匹状元郎
此事传到老画师 他想把马画出来
即可知道其数目 于是老远赶过来
画出初稿一整天 谁知翌日出岔子
与壁之马不一样 只得重新画仔细
第三天又不一样 不知画了多少日
画马成痴老画师 变成石人对面立
就是附近画郎山 清画家罗辰作诗
感叹山以画为名 二曰画自天公设
三曰人间老画师 四曰到此寸心折
千百年来神画山 倾倒无数游览者
纷纷题字赋诗歌 宋邹浩诗画山颂
扫成屏障几千春 洗雨吹风转更明
应是天公醉时笔 重重粉墨尚纵横
出语惊人情豪放 明蔣冕画马诗咏
天间腰袅谁能画 何处丹青有曹霸
此图五马尽精神 拟比前人亦其亚
绿杨阴里溪流清 洗罢相看如有情
雾鬣烟鬃齐振迅 斯须满地长风生
骏骨神情有如此 信哉一日能千里
太平时世无烽尘 饱食安眠如画里
古时良马为腰袅 画马能手亦无比
清嘉庆道光年间 两广总督有阮元
甚至一时性起说 不做总督守画山
激情挥笔赋诗篇 清漓石壁图歌赞
天成半壁丹青画 幡然高向青天挂
是古何人善画山 似与荆关斗名派
此派浑同后世皴 造物翻师唐宋人
认作名山反如假 审为古绘竟成真
纵横量去成千尺 五丁直削平无迹
古絹依稀染淡黄 巍头重叠分青碧
清漓一曲绕山流 来往何人不举头
六年久识奇峰画 五度来乘读画舟
石渠室绘几千卷 天上云烟曾过眼
何幸湘南见此山 眼福如今还不浅
山旁刻石擘窝书 鉴赏标题始自吾
后人来看道光款 传出清漓石壁图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