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您好,关于能否在犀园村遗址修建遗址公园或历史博物馆的问题,犀浦街道已经悉知, 现回复如下: 犀方路小学建设工地所属郫都区犀浦街道。2020年10月,为配合犀方路小学建设项目的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会同郫都区文物保护所对该项目地块进行了文物勘探,在项目红线范围内发现一处先秦时期的聚落遗址。2021年3月19日至今,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钻探和抢救性发掘,确认项目地块内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证实为西周至东周时期的遗址。从目前抢救性发掘的成果看,该遗址是郫县地区乃至成都平原一处非常重要的先秦时期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该遗址的主体年代为周代,历时性长,是成都平原少有跨越西周、东周的的先秦遗址。该遗址正好处在以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等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向以商业街船棺葬、新都马家木椁墓、双元村墓地等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过渡的关键节点上,西周、春秋二叠层的发现意义重大,为建构和完善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材料,有助于深入探讨十二桥文化、新一村文化相互间的演变关系。 二、此前成都平原发掘过上千座东周墓葬,但绝大多数都是战国墓葬,而可以明确断定为春秋墓葬的屈指可数。该遗址此次发现了八十余座春秋时期墓葬,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丰富,可以作为成都平原春秋墓葬的标尺,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墓地排列有序,朝向统一,显然经过精心规划,表明该区域是一处重要的公共墓地,对于深入研究成都平原古蜀先民的丧葬习俗、礼仪制度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三、该聚落在西周时期为居住址,东周时期为墓地,这种历时性的变化正是探讨聚落变迁及其背后动因的绝佳材料,对于分析和研究古蜀聚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范本。 为积极配合项目建设需要,按照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法规,成都市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考古发掘发现,目前该项目不具备建设遗址公园条件。为此,在考古发掘完毕后,考古队会全面提取了遗址的资料并将工地移交给业主单位,继续进行项目建设,同时相关发掘文物和资料按照程序移交给属地文物管理机构保护收藏,以便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展示及利用。 同时专家建议:出土文物不能满足修建遗址公园或历史博物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