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86|评论: 0

[四川手机报] 高价填报志愿、内部指标?高考后,这些诈骗套路需警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各地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公布,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企图编造多种诈骗“套路”,将诈骗“黑手”伸向考生及考生家长。高价填报志愿、内部指标、提前录取、帮助申请助学贷款……高考后,有哪些常见诈骗套路,如何应对,来看专家怎么说。

  据重庆市江北区反诈骗中心副主任巩辉介绍,高考后的诈骗套路主要包括:谎称可修改成绩、高价志愿填报、谎称有“内部指标”或“特殊关系”可保证录取、谎称能帮助申请助学贷款、谎称可提前获知录取结果等。

  以高价志愿填报为例,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

  “还有一些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机构某领导的朋友或亲戚,并声称自己有办法将未达本科一批次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或将成绩在专科分数段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从而骗取钱财。”巩辉提醒,高考录取中,除了国家和各省市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在“阳光招生”的制度里面,“低分高录”是不可能的。

  巩辉介绍,招生期间,也有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录取流程的“空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冒充考生家长,查询到考生的投档轨迹,把本属于正常流程投档和录取的考生状态,说成是通过自己花钱疏通关系的结果,以此向考生家长“邀功”,并借机索取钱财。

  “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报名号、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查询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而不必委托中间人或中介机构查询,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巩辉说。

  巩辉提醒,在开学前,要提防骗子利用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高考后就是暑假,除了警惕针对高考设计的诈骗套路之外,还有注意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交易等常见诈骗套路。“你想要的兼职、划算的交易,看似很美,实际上却是不法分子设下的一场骗局。不法分子会冒充成各种各样的身份,让受害者先尝到一些甜头,等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并成功上钩后,以各种理由骗取汇款。很多被害人直到被诈骗分子拉黑后才意识到上当受骗。”巩辉说。

  巩辉提醒,网络消费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高考志愿填报交流群
高考志愿填报交流群.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