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人类教育的真谛
人与人和人与环境,都是瞬时的因缘,相互依存随时幻化。因而,人须觉悟和珍爱,与同时存在和相遇人及环境,特别是短暂相遇生命的因缘,那是可遇而不可期的刹那。
人类摆脱兽性的唯一原因,是劳动生产过程的互助合作友爱,劳动生产过程创造了人性和真善美,创造了人类社会文明历史。
因而,教育的真谛在习得人类文明,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存在,通过生产劳动促进文明进步,培养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珍惜劳动成果的大写的人。
黄宗羲在他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中说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这意思是说,国家遇到有分歧、有争论的问题,皇帝也不敢自以为是,而是交到大学里去研究、解决。天下真理不是出自最高政治权力的中心——朝廷,而是出自最高学术的中心——大学。
教育真谛:
趋利避害人之天性,教育在于循循善诱,激发智慧,让孩子明辨利害,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因势利导正确选择,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现自己把握命运的幸福人生。
说“教育的真谛就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把青少年作为材料,按照当局规定,加工成为某种需要的产品。
这种教育思想,不是人本主义教育,把人看做没有主观能动性的物,是非人道的传统教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