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幼升小准备好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几年在成都升学好像越来越难,越来越麻烦了?我们小时候读书根本没得这么多条条框框!但是为了娃娃上学,还不得不去了解。
实际上有目共睹的是,成都这些年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公办学位的扩充速度往往赶不上适龄儿童的增速。幸亏成都民办学校比较多,缓解了很大一部分压力。据官方数据表明,光是去年,成都就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增加了将近10万的学位。看下图成都常住人口统计趋势,我们就不难想象明年幼升小的压力了。
2020年要在成都幼升小的家长,一定要提前关注这四个问题,不打无准备的仗!
1.小学入学的基本原则
从2020年开始,幼升小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和“全面摇号”政策。什么意思呢?
公民同招说的是,今年开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一起进行招生工作,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确定学位、同步注册学籍。学生可以选填一个民办学校,公立学校学位保底。升学工作全部在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统一进行。
全民摇号说的是,在公立学校划片入学的同时,要想进入民办学校,唯一的入学方式就是填报志愿。参与摇号。对于学习不错的娃来说,往年可以凭实力择校,今年开始基本只能靠运气了。
这种方式总的来说是利于教育均衡的,基本上保证了适龄学生的入学机会均等。但是实施过程中肯定对于不同情况的娃来说,利弊是不太一样的,这就见仁见智了。
2.单校划片向多校划片过渡是大势所趋
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一直就是老大难,现行公认的方式无非就是考试,抽签和划片了。考试和抽签与现在倡导的减负减压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划片就成为了唯一一个选择。但是随着学区房概念的发酵,有违现在“房住不炒”的理念,多校划片一定成都上削弱了学区房的热度,势必会成为将来的大趋势。
早在18年,成都市教育部办公厅文件中,就已经提及“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
今年天府新区就率先做出了尝试,根据“相对就近,交通便利,学位平衡,相对独立”这四个原则,将新区划分为多个学区,具体情况如下:
新区一向是改革改良的首发地,今年尝试如果证实可行,那么2021年,新六区的政策就让人很期待了。
3.民办学校有锁区趋势
之前民办学校的招生区域,一直比较宽松,其生源分为本地生和外地生,只要你是大成都范围内的户口都算是本地生,都可以去参加面试。但是我们要知道,成都民办学校的地域分配是很不均衡的,像学位最多的,是龙泉驿,但是优质民办学校又集中在双流啊,温江这些地方。
根据教育局的说法来看,以后民办学校也势必要承担起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均等这个任务。反应到招生环节,即使先满足区内,如果名额空余,再考虑区外。那么民办学校稀少的区域,比如说成华区和青羊区,民办学校就那么一个两个,本区的生源都收不满,更不要说跨区招生了。拿天府新区来说,今年就有了这个趋势。
除此之外,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几年成都民办学费的费用正在逐步上涨,已经接轨北上广地区了。可以肯定,这些热门民办学校的费用上涨,不会在2021年停滞。考虑民办的家长一定要关注费用问题哦~
大部分民办学校学费都突破了3万大关了,还不包含住宿费、生活费和代管费等费用。高昂的费用无疑拦住了很大一批有意愿的家长。全面摇号后,优秀生源的流失对民办学校造成的冲击,不知道会不会在这里找补回来呢?
4.需要关注的这几个数字
六年一学位
部分区域,二手房买卖的家长尤其需要注意,学位紧张的学校,一套房产优先解决一个家庭孩子在校就读,其他迁入的统筹安排入学。
也就是说,如果原房主已经使用房产申请小学,占用了该套房产对应的学位,且学籍还在该学校没有毕业的,那之后入住的适龄儿童不符合要求,将面临统筹安排入学。
一年落户年限
往年成都在幼升小入学这一块,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卡落户年限,理论上来说只要在入学当年的5月之前办理好一切落户手续就可以正读划片小学。但是随着学位的吃紧,卡落户年限这个事情势必会提上议程。今年有个别区域已经提及,当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时,将优先安排符合“两个一致”且落户时间满一年的适龄户籍儿童划片入学,其他户籍适龄儿童将有本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不排除2021年升学在学位紧张的区或者片会开始实施这种计划的可能性。
两个一年
这一条主要针对随迁子女入学的情况。往年出现过因为家长没有提前做准备,升学的时候材料不符合“满一年的要求”,最后只能把娃送回老家上学的情况。
哪三个一年呢?
以上说的这些看懂了么?成都幼升小本地生外地生均有“雷区”,千万别踩!
最后再次提醒每年提交入学申请材料的手续时间不能错过!!
有任何疑问可添加小编升学答疑号进行政策咨询。
学习之路,始终伴您左右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