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800多年望夫石 牵出一段抗元史
2018年05月07日08:49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800多年望夫石 牵出一段抗元史
渠县三汇镇重石村有座小山名重石子,又叫望夫石,远远看去,像一个妇女背着小孩正在眺望着远方。这里还有一个美丽凄婉的传说,它与蒲氏入渠始祖蒲择之抗元有关。 蒲择之原籍南充,在南宋绍定年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蒙古元兵进犯四川,蒲择之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携家带口由泸州辗转合川,其间,其嫡妻王氏病死途中。1258年2月再到渠州(今渠县)三汇镇的重石村安家落户。定居重石村后,经人撮合,与当地大地主的女儿李氏结为夫妻。 1258年7月,蒙哥率军进攻礼义山,身为最高指挥官的蒲择之毅然别离妻子奔赴礼义山,临别告诉妻子:“余此去,不知何日能归,将以身誓死抗击外侮,汝今有孕在身,余不能照顾周全,甚憾。他日如得子,取名蒲礼,望汝善待,教化其知礼仪,俟其少长将余在礼义城抗蒙之事告知,余愿足矣。”次年3月,果添一子,取名蒲礼。 蒲择之此一去,即投入到紧张激烈的战事中。李氏久候不归,思夫心切,日日背着幼子到重石村最高处向河对岸远眺,对面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马蹄声、礌石滚动声,让李氏心惊胆战而又无可奈何。战事最激烈时,李氏母子三天三夜不回家就这样守望着,久而久之,母子变成了一座石山,面向礼义山,为丈夫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祈求平安。 忽必烈北返后,蒲择之被朝廷调回京师,为纪念李氏母子,蒲择之将两个儿子留在了渠州,蒲涛在礼义山渠河北岸定居,当地因此被命名为蒲涛坝(今土溪镇上游村);蒲潜居住在太平场后坝(今渠县涌兴镇涌北村)。由此,蒲择之成为渠县蒲姓的始祖。每年春节、清明、端午,蒲氏后人都络绎不绝到石山下祭奠先祖。 本报记者徐莉莎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