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雁江区丹山白塔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12年7月已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丹山白塔的传说故事众多,其中有名的就是姑嫂修塔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姑姑月娥和嫂嫂兰香是心灵手巧、智慧过人的一对姑嫂。月娥心高气盛,一天,她提议和嫂嫂比试谁的手巧,她在沱江南岸修座红塔,嫂嫂在北岸修座白塔,二更起修,五更鸡啼完成。嫂嫂心中有数,要一晚上修七层塔,她和妹妹的工夫都要差一些,但她不影响妹妹的兴致,同意和妹妹比试。姑嫂二人请妈当裁判,二更起时,妈在临江寺撞钟为号,钟声响到简阳和丹山,姑嫂两人分外忙碌,一个砌玲珑宝塔,一个砌四方走马转角方塔,头也不抬,香汗淋淋,到了五更鸡啼,姑嫂都只砌了七层,姑姑兴盛,在鸡啼时随手扯了一窝黄荆,盖在玲珑塔顶上,恰巧像戴帽一样成了塔顶。嫂嫂塔顶面宽,找不着适合的东西做塔顶。比赛下来,姑姑让妈妈评比手艺,妈妈笑而不答,嫂嫂圆场说:妹妹比我修的快,连塔顶都有了。后来人们唤红塔和白塔叫和气塔。 关于白塔还有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塔前有一块三分水田,每年稻谷茂盛,产量为其他水田的两倍至三倍,人们称呼之为神田。不巧,田中有一硕大石头,某年,田主人为了多收稻谷,便请来帮工,一阵手锤钻子将巨石打烂,现出一个箩筐大的洞,里面躺着一条红蛇,见石头开裂,箭一样逃走。吓得田主目瞪口呆,后来石头虽然搬掉,那三分田再也长不出好庄稼,田主人后悔不已。
千年古塔经历无数风霜雪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依旧如故屹立在丹山这块风水宝地。资阳人很多都有思乡的情感,家乡珍贵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骄傲,这座川中名塔曾经还作为四川省邮政公司印制成邮票明信片公开发行。
保护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是神圣的责任,更何况还是省级文物古迹呢。由于该塔年久未能有效保护,损毁十分严重,到了加固修缮的紧迫时期。政府投资近300万资金进行维修完善,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也是对丹山文化旅游发展一处绝美的景观。
可意想不到的是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塔变成了一座新塔,已经失去了文物的价值,那份乡愁也就只能成为回忆。
为什么当初的设计效果图不公示倾听民意和大众的意见呢?文物古迹必须修旧如旧这是基本原则,这建筑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如何通过的呢?
资阳大众网发出消息后网民纷纷吐槽,这是在破坏文物古迹啊!这又应不应该追究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