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来成都读书到现在工作,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三年,见证了成都地铁从无到有的过程。关于左行右立的规则,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乘1号线碰到一对父子,爸爸正当而立,儿子大概三四岁上幼儿园的年纪。父子两牵着手来到自动扶梯口的时候爸爸侧身问儿子 坐电梯要怎么坐呀,儿子脆生生的回答:左行右停。说完仰着头望向他爸爸寻求表扬。他爸爸笑着牵着他走上扶梯,指着扶梯中间的黄线说:对的!左行右停,左边是留给着急赶路的人快速通行的,我们不着急所以停住要靠在右边。
在日常生活中,在搭乘自动扶梯时我们都习惯单边站人,空出另一侧给赶时间的乘客使用。我也不知道左行右立这种方式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但是感觉大部分人都在默默的遵守。在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这种为赶时间的人空出位置行走,是国民素质高的表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电梯左行右立”或许跟“素质高”已经画上了等号。
但是,事实上,成都地铁大部分的通道,除了手扶电梯之外,同样设计有普通的步梯。所以有急事的人,完全可以直接走步梯,而不用去手扶电梯上穿梭。而且很多时候步梯很少有人行走,更方便有急事的人通过。
而“左行右立”在地铁车站的手扶电梯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就相对更多了。
首先是安全问题。地铁车站通道的手扶电梯,长度和坡度大,运行速度较快,人流量又大,在上面跑动穿行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同时也是对附近的乘客的一种很不安全的行为。
其次是设备影响。正如同地铁方面所说,“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这其实是给电梯设备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是安全隐患。
还有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影响通行效率。成都地铁目前几条线路运营有多繁忙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要“左行右立”,显然的电梯运营效率直接会减少一半,势必会造成高峰时段地铁站的大量拥堵。
像平常大家应该不会计较这么多,但是在赶时间的高峰期,到底应不应该用这种左行右立的方式呢?还是一蜂窝的全挤在扶梯上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