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却正在肆虐,人口大国印度、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的非洲国家确诊人数快速攀升,形势也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封城锁国、限制人员流动、全面停工停产等应对疫情举措,给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受到极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0年一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6.8%,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冰冷的数据背后是经济发展因疫情打击而急速刹车的不争事实。另外,今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虽然这几年在脱贫成效上取得的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是决不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而前功尽弃,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因此,保障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工作精力、提高工作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到了真刀真枪直面形式主义,铲除官僚主义荼毒的时候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于日前发出《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可谓切中要害,正当其时。 破除形式主义要把握住重点。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对下级表率作用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而另一方面,如果上级搞形式主义,执行政策变形走样,干工作好大喜功,搞花架子,那更会上行下效,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主力军,更是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以上率下,做好表率,当好“领头雁”,能在现场解决的绝不拖到会场,能当面沟通的绝不搞层层汇报,能口头传达的就绝不能开会层层传达。 破除形式主义要把握住方式。考核是上级对下级重要的管理和约束方式,长期以来基层对应对考核疲于应对。考核工具运用得好,可以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开花结果,但如果考核只看表面文章,考核内容过于僵化,方式过于单一,那么久而久之基层“作秀”的风气就会蔓延。在干部任用上,必须牢牢把握力戒形式主义这一原则,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不能让花拳绣腿、善走过场的干部蒙混过关。在督查检查上,要敢于纠正过度留痕、价差过度频繁等做法,不能为检查而检查。在调研问题上,要认清调研功能,调研主要是为制定政策服务的,乡镇一级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委政府是落实者,主要职责是落实上级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不是政策制定者,因此在开展调研工作上可以适当减少。 破除形式主义要把握好导向。时代是出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基层工作的“成绩单”,不能靠自己吹、不能靠别人捧,而要靠群众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初心、背弃了使命、脱离了群众,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的。制定政策,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看是不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能只关心自己头上的帽子,而不关注群众的生活,把为人民服务纯粹当作口号。因此,破除形式主义,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把对群众的感情融入在具体工作中,用群众路线净化初心、充实头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到形式主义的严重危害性,从行动上力戒形式主义,把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把实干担当落在日常,才能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作者系合江县望龙镇纪委委员 先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