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庭光 打杂师,是旧戏班中的“检场”人员,其主要任务有随时递送剧中人物所用的物件、安放或移动台上的桌椅、道具等等,因此可以作为戏外人上台,但有时也会加入到戏中,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晚娘,就是后妈、继母,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总不是那么好,有一出时装川剧就叫《晚娘毒》。在川剧传统剧目中,有那么几个毒晚娘,千方百计地虐待前房姐姐的儿女,很讨人厌恶。打杂师就常常出人意外地出现在台上,捉弄毒晚娘,为看戏的观众出气解恨。 全本《双巡按》中有一场戏叫“投庵”,演的是金钟(后来的巡按)的未婚妻唐月娥不堪忍受晚娘的毒打,欲在林中上吊自缢,幸得老农解救,使她暂居白衣庵内。在此之前,晚娘在家毒打唐月娥,大叫拿棍子来时,递送道具的打杂师,却递给那个晚娘一根“香香棍”(香燃完后所剩的竹签),这使晚娘更生气了,丢掉“香香棍”,在场上另外寻找。可场上除了桌椅,实在没有可以打人的家什,她索性走进场内,抓了根粗竹棍上了场,可她怎么也把竹棍举不起来打人,她回头一看——竹棍的另一头被打杂师的双手紧紧握住。于是晚娘使劲扯,打杂师也用力拖。一个扯,一个拖,正扯来拖去,打杂师突然一松手,晚娘就遭了个“狗吃屎”——一个硬扑爬栽倒地上。 在《药茶记》中,晚娘刘氏毒打大房所生之女周桂姐与小双郎。姐弟二人被打得左避右躲,打杂师突然气冲冲走上场来,一手遮双郎,一手护桂姐。刘氏高举竹杖,猛力打下,却是竹杖脱手“哎哟”直叫——原来她打在打杂师早已背在背上的“箱板”上,震痛了虎口。 刘氏问:“什么人?” 回答“打杂师。” 刘氏再问:“你来做啥子?” “检场。”打杂师说完,顺手拣起竹杖,从背上取下“箱板”――旧时戏班戏装箱子的隔板——下场了。 《荆钗记》是观众熟知的川剧剧目,其“逼嫁”一场,就是继母逼钱玉莲改嫁孙友乾(孙有钱的谐音),钱玉莲不从,继母毒打玉莲,把她自己也打累了“老娘坐下来歇口气再打”,她走向场中的椅子,转身一坐,却坐了个空——原来是打杂师趁检场的机会,把椅子拉到桌子边上去了! 打杂师捉弄毒晚娘的艺术手法,无一不获得观众的抚掌大笑,真使观众出了气。但在建国已后,为了“净化”舞台,打杂师退到幕后去了,这些手法也随之消失,故录此存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