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照秘辛
2012年4月6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杨闇公壮烈牺牲85周年的祭日,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的杨闇公旧居陈列馆重新布展对外开放。在展出的300多件档案文献中,有两张杨闇公的遗照显得尤为珍贵。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能够为牺牲的烈士拍照,并历经战乱和“文革”,遗像还能够得以安全的保藏实属不易。这期间经历了哪些惊险和艰难,又有着怎样至今都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密拍遗照
1927年3月31日,杨闇公不顾四川军阀的威逼利诱,在重庆领导和组织各界群众,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的罪行,声援北伐战争,四川军阀刘湘与蒋介石相勾结,派出大量军警镇压,酿成重庆“三三一”惨案。
杨闇公在群众的掩护下机智脱险,于4月3日晚携妻子赵宗楷乘船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敌人逮捕。
赵宗楷被敌人囚禁了2天,后经党组织和杨闇公的父亲多方设法,才托人
杨闇公遗照
把她营救出来。杨闇公则被关押在重庆军阀蓝文彬佛图关的司令部里,特务们连夜秘密审讯他。无论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杨闇公革命意志坚定,誓死不屈,慷慨激昂地痛斥敌人的卑鄙无耻,揭露敌人的阴谋诡计。4月6日夜,他被敌人以无比残酷的方式杀害于佛图关。
杨闇公牺牲后,幸得监狱一位同情革命的士兵相告,终于得知烈士遗体的下落,在佛图关岩下的一块麦地里找到了被敌人残忍杀害的杨闇公遗体。家人与党内的同志一起将杨闇公的遗体运到江北相国寺,满含悲愤地为烈士整好遗容,并请了一名在重庆开照相馆的德国人拍照。由于军阀遍城搜捕革命志士,只好将烈士遗体暂厝在此相国寺。
珍藏遗照
在杨闇公的影响下,他的弟、妹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杨闇公遗照
他的父亲杨淮清老人深明大义,同情和支持子女的革命工作。他在双江的老家以及在成都、重庆租住的寓所,都曾作过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联络站。老人精通中医,与刘伯承、吴玉章等革命人士有过交往,并曾为他们免费诊病捡药。
杨闇公在重庆壮烈牺牲后,杨淮清老人悲痛之极写下祭文:“睹尔之最后光荣样,知尔为国捐躯……”,流露出对儿子革命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深深的疼爱和眷恋之情。
杨闇公牺牲后,杨淮清老人和儿媳赵宗楷在重庆受到监视,无法立足。他们将杨闇公的3本日记、遗照和其它遗物从重庆带回潼南县双江镇,藏于自家的阁楼墙洞里。杨淮清老人还将杨闇公牺牲后的遗照翻拍了好几份,托最可靠的人转交给在外地从事革命工作的子女。
1938年,杨淮清和赵宗楷将烈士的遗骸从重庆运回家乡潼南安葬。看着儿子的遗照,更加激发起杨淮清老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毅然作出决定,把最小的儿女送到延安投身革命。
1948年,杨淮清老人病重去世前,特地叮嘱赵宗楷和杨家后人,一定要妥善保藏杨闇公遗物。
在杨家人的精心珍藏下,杨闇公的日记和遗照等革命档案能够得以妥善保存,直到新中国成立。
捐献遗照
1949年双江解放,杨闇公妻子赵宗楷离开家乡来到成都,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留守在家的是杨觉民。杨觉民出身贫苦农家,自幼父母双亡,杨淮清老人将其收养,视为己出,不仅关心她的生活,还供她在双江读书。她聪明勤劳、心地善良,杨家兄弟姐妹都外出革命,她在家就承担起家务劳动和侍奉老人的生活,深受全家人的喜爱。赵宗楷离开双江时,只带走了3本杨闇公日记,烈士的遗照等遗物就委托给她保管。
杨觉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双江街道党支部书记,有着很高的声誉。
1966年5月,杨闇公的弟弟杨尚昆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江青说:“杨尚昆是大地主,杨家没有一个是好人。”杨家受到牵连,杨觉民处处受到监视,组织也不再信任她。
1967年,杨觉民每天要被批斗几次,造反派威逼她交出杨家和杨尚昆的黑材料,并多次闯入家中,翻箱倒柜,挖地3尺,说地下埋有枪支和材料。
杨觉民担心保藏了40年的杨闇公档案落入造反派的手里,为此寝食难安。杨觉民的丈夫匡复是县林业局干部,他知道妻子的心事,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一天,匡复上班路过县委大院时,看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彭吉到县档案馆去上班。匡复眼前一亮,何不把杨闇公的档案交给国家,有彭吉这样的负责同志保管,定能万无一失。
匡复马上就跟着彭吉来到潼南县档案馆,这个档案馆坐落于县城最偏僻的位置,相对安全。他们敞开心扉,很快就谈好了捐赠的事情。
第二天中午,杨觉民装扮成农村大嫂模样,来到档案馆,被把守县委大院的造反派盘问,她说是找彭吉的。由于事前已经商量好,彭吉此时正好就在门口等着,顺利地就把她带进了档案馆。
杨觉民交给彭吉的有杨闇公的书信、遗照,还有《新青年》《向导》等刊物,这些都是珍贵的档案资料。
在捐出档案后不久,“文革”一步步升级,杨觉民受到了造反派更加残酷的批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含冤自尽。为保护烈士档案和维护共产党人的尊严,杨觉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觉民用生命保全的烈士档案,彭吉和他的同事们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藏着,虽然历经“文革”期间的种种艰险,但终归化险为夷,确保了杨闇公烈士档案的安全。
激励后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党中央决定为杨闇公修建陵园,并在旧居内举办杨闇公烈士生平事迹展览。这些珍藏于潼南县档案馆近40年的烈士档案得以展现在后人面前。在这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前来祭奠的人们瞻仰杨闇公塑像,颂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吟诵事迹墙上记载烈士丰功伟绩的碑文,对杨闇公烈士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油然而生,大大激励了人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