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483|评论: 3

[民生杂谈] 奇文共赏析:过年式破产:为何春节就是跟钱过不去?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1-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浅唱淡定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841155-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社交媒体上,有个很雷的话题:“过年式破产”,具体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都知道,每逢春节,各类花销就会集结。备年货需要花钱,见到晚辈(孩子)需要给压岁钱,亲友红白宴请需要随份子钱,常规的聚会需要花钱,走亲访友也需要花钱。总之,满目都是“钱,钱,钱”。

    一个直接的观感,要是没有“存货”(存钱),过年很容易破产。当然,人们所列举的开销,还仅是常见的大类,而对于细枝末节的花销,还没有都包含在内。总之,过年开销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回乡过年,不仅意味着团聚,还意味着证明自己。

    这种情况下,花销的多寡,意味着个人的成败。于此,很多人硬着头皮也得花,毕竟,这关乎面子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春节意味着团聚,也意味着亲缘关系的弥合。尤其,近三十年来,外出打拼导致家庭格局的离散较为普遍,使得亲缘团聚不再可以随时达成。

    这导致,传统的节日成为一种必要的弥合。尤其,春节算是生活重镇,这种情况下,一年之中遗漏下的互动,必须在短暂的团聚中迅速完成。这导致,当精神互动无法渐入佳境时,物质性的补偿就成为最好的“润滑剂”。

    所以,“钱,钱,钱”不只代表物欲,也代表亲缘关系的最后底线。事实上,春节传承到今天,仪式感的变化,就意味着人情味的变化。在以乡土秩序为主流的时代里,物质相对匮乏,所以烟火气反而较重。可如今,物质充沛,烟火气反而变淡。

    从某种层面上讲,这属于社会秩序的正常进化,只不过,作为个体来讲,总是对变化充满不适。所以,才会出现怀念过去的感伤。当然,大多数人的感伤,都是在“倚老卖老”,想凭借所谓的经历对年轻人进行教条。然而,这届年轻人关心的却是如何面对“过年式破产”。

    主流的回乡图鉴是,年轻人开着豪车,后备箱塞满,父母提前相迎,携手走进老宅。然而,真实的图鉴是:年轻人一脸疲惫,临走时后备箱被父母塞满,父母担忧的送出村口。所以,有时候,想象的美好和呈现出的美好,都是一种幻象。

    说到底,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难。那个走出去,就能富回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年轻人来讲,更需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行。由此,关乎“衣锦还乡”,这种概率已经越来越小。作为走出去的人,能负责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很不错。

    所以,出现“过年式破产”的声音,也在说明,人们的生活并不如意。但是,无论怎样,春节会来,年总是要过的。于是,再难也要撑出“小确幸”,再穷也不能“穷面子”。这导致,“结构性的美好”成为一种常态,只有历经风霜者,才会淡然处之。

    不过,“结构性的美好”是一种积极的驱动,即便其中包含着世俗之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人对于物欲的挥洒,从来没有当下这般肆意。因为,千禧年(2000年)之前出生的人,大多数是尝过贫穷滋味的。所以,人们很清楚“消费自由”(并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获得消费的自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这种时候,反扑性的物质补偿,自然是难以回避的。尤其,越是物质匮乏的人群,对于物质看得更重。所以,一般来讲,回乡本身,更多是一种物质性的补偿。因为,讲再多的温情话,都抵不过一件礼品的温度。毕竟,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实用主义。

    于此,所谓的世俗之礼,很多时候也是情非得已。很多人所言说的“人情淡薄”,其实指的就是“礼品淡薄”。近些年来,走亲访友的亲缘半径越来越小。甚至,在很多年轻人眼里,除却父母值得看望,之外的亲友都不再探访。所谓的拜年秩序,已经在日渐溃败。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前显贵,人后受罪”,都是国人处事社交的圭臬之一。字面意思,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不能让外人看扁自己。当然,这跟自信不自信没什么太大关系,纯粹属于乡土秩序中的一种社交理念。因为,在宗族关系中,脸面大于天。这其实,就跟个体原子化秩序中的“个人征信”差不多。

    但是,这样的认知理念,已经开始断代。作为“父辈一代”(70后,60后,50后),这样的认知理念可能依然存在。但是,80后,90后,00后,这样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淡。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已经对春节不再那么向往,过年不回家已经显得不再突兀。

    不得不承认,时代在变迁,人们对于生活的理念也在变迁。过去,春节的标签里,穿新衣,吃饺子,放烟花,很受小朋友热衷。可是,如今,新衣就是生活的日常,饺子和烟花也都稀松平常。这种时候,春节的意义,可能真的就是为团聚,因为,生活节奏的紧张氛围,靠过节才能拉下来。

    当然,如果说“过年式破产”是一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控诉。这种控诉之中,包含着现代社会秩序理念对传统乡土秩序理念的强力不满。过去,人们奋斗一年,就为在乡亲们面前证明一下自己。可现在的人们,奉行的是“自己暖才是真的暖”,所有的感受,来自于“自我实现”,而非外界的评价。

    只可惜,春节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大杂烩。无论是守旧的老人,还是出新的年轻人,都需要尽可能地坐在一个桌子上,喝酒吃饭,叙旧聊天。如果说,春节是一种被设定的时间节点,那么它本身的存在,更意味着“和而不同”的人情互动。

    其中,有物质的交互,有礼节的涉入,更有每个人存在感的体现。老人们热衷“忆苦思甜”,年轻人热衷“买单送礼”,这些行为本身的目的,都是出于被认可,被尊重。但是,不要忘记,人毕竟是人,有仰望星空的本性,也有贪婪成灾的本性。所以,“钱,钱,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谈钱的图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0-1-1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到头就盼望那点点

发表于 2020-1-1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文才,有气才,有时代才。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变观念,无需过得太累太忙!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