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说,请我吃酒席。他说今天高兴,要请我吃满汉全席。我说我不想吃,我对满汉全席不感兴趣,我只喜欢简单的粗茶淡饭。老王脸色不好看了,冷冷地问我究竟答不答应?我说我真的不喜欢吃。老王于是掏出枪来,指着我的脑袋,厉声质问:你究竟吃不吃?我想了想,说:我吃。老王一听,换上笑脸,说道:这就对了嘛,我好心好意请你吃这么好吃的酒席,别人想吃我还不给呢,你怎么能拒绝我?
这是我编的故事。没人请我吃满汉全席。有人请吃满汉全席者,不可能是我。真有人请吃满汉全席,是极风光可以向人炫耀一辈子的资本,人们多半不会拒绝。但确实有很多无法拒绝的好意。这种好意往往不是真的好。比如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刘邦不敢拒绝这个有性命之忧的盛情,只得硬着头皮,去到鬼门关走一遭。
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现实中不大可能碰到我所讲的这些极端情况,但同样存在很多不能拒绝的好意。我们把这种好意叫做“人情”,把应付这种好意的行为叫做“应酬”。我们都必须应酬,否则做生意的可能得罪客户,员工可能得罪领导,学生可能得罪老师,病人可能得罪医生。而一旦得罪,往往意味着灭顶之灾。那些与你应酬时慈眉善目的人,很可能立即换上冷酷无情的面孔,毫不犹豫地寻找一切机会伤害你。
为什么很多好意不能拒绝?因为这些好意多半都不是单纯的好意,背后多半都有特殊的含义。这些好意只是表面的幌子,背后的含义才是其本质。所以你对这种好意的拒绝,表面上是拒绝的好意,本质上是拒绝了好意背后的东西。
那这些好意背后都有哪些东西呢?
首先,接受好意意味着顺从,而拒绝好意意味着反抗。人会很轻易地拒绝认为不如自己的人的好意,比如平民拒绝乞丐的好意,上级拒绝下级的好意,甲方拒绝乙方的好意,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们在拒绝的时候,往往内心会很轻蔑地想:你也够格?因此,拒绝好意往往会让对方觉得你在看轻他,是你认为他不如你。也同时意味着你将不再顺从他,是准备背叛他的信号,这是不能容忍的。如果一旦发现这种苗头,对方一定会惩罚。惩罚的力度,取决于对方比你强大多少。如果对方处于绝对优势,惩罚就将是毁灭性的。
你的拒绝还让对方觉得失去面子。中国人最看重面子,他非常害怕失去面子,害怕以后事事被人拒绝。如果好意都被人拒绝,那他以后还能得到谁的支持呢?这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他宁愿牺牲一切,也要保住面子,让他在人前有朋友遍天下的幻觉。
他还觉得只要他认为是好的东西,别人都应该认为是好,这是他认为可以把好意强加于人的前提。他不明白每个人心目中好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水,对鱼来说是好的,没有水就活不下去;对猫来说却是坏的,在水里会被淹死。但他不这么认为,他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别人接受他的好意,甚至认为他的好意是别人能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他希望别人在他的好意之下获得幸福,他需要这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感到无上荣光,感到上帝般主宰他人命运的神圣。他希望自己能俯瞰他人的人生,心里满怀柔情,在自己的恩赐之下,别人幸福地生活。
因此,不能拒绝的好意,其实是一种胁迫,一种绑架。真正的好意,一定只是提供给别人选择,而不是要求别人必须接受。真正的好意,一定不是限制别人人生的可能性,而是丰富别人人生的可能性。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是好意的必备前提。(文/荒猫之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