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86|评论: 1

[四川手机报] 成都文化符号 流沙河仙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沙河.jpg

流沙河1.jpg

2222.jpg
成都文化符号 流沙河仙逝
-----------
我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于23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流沙河,本名余勋坦,1931年出生于成都,故乡四川金堂。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

《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流沙河走了。

他的家人在哭,他的读者在哭,成都文化界甚至全国多个作家、诗人、网友都在追悼怀念他。流沙河,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形象,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化学者,他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他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地,默默耕耘。

>>我本旧时成都少年郎

他1931年生于成都。四岁返回故乡金堂县城。幼学古文,做文言文,习书大字。十六岁来成都读省成中。少年流沙河亲证成都遭遇军阀战火,日寇炮弹;随学堂垒石头筑机场,亲历抗战胜利后全城狂欢。

对于老成都,对于成都的历史,流沙河一往情深,“若有‘时光隧道’可通古代成都,从灯火辉煌的大街忽然跨到1000年前月明星稀的解玉溪岸,隔墙听见寺僧晚唱梵呗,钟磐悠悠。若召迷魂归去,我愿留在那里,不再返回……”流沙河在成都生活了七八十年,他熟悉

成都,从当下到古代。“我本旧时代最后一批成都少年郎。我爱成都,爱成都的历史。我有幸生于斯,读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劳役于斯,老于斯。”

>>流沙河爱成都,爱得真

1956年,时年25岁的流沙河前往北京,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第三期学员。学期结束后,流沙河得到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但他毫不犹疑拒绝,选择回到成都工作、生活。60多年过去了,提及此事,他从没后悔过,“很自然,北京再好,不是我的家乡。成都是

我出生、少年成长的地方。在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记忆总是最深刻。”

每次回忆起少年时代在成都的种种有趣而难忘的记忆,流沙河神情充满幸福,“我在望江楼下面游过泳,在猛追湾里游过泳,在南门大河里游过泳,终生难忘。而且,成都不光是我生长的地方,还是我上一辈、很多辈生活的地方。我对这里有特殊感情。成都的历史、文

化,关于成都的传统诗词,都是我喜欢成都的理由。”

>>流沙河识成都,识得深

写作、读书之余,热爱成都的流沙河还为老成都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历史考古工作。早在十几年前,流沙河通过多日实地勘察,把成都东门、南门城墙转弯的残址找到了,“那个残址只剩很矮一截了,搭的是明代的砖,都被街道遮了,我去把它找到了。”

还有一件有意义的老成都考古,被流沙河先生记录在《老成都——芙蓉秋梦》:通过自己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比,并与实地对照,他把成都市区一条经于唐代而在清代消失的一条河——解玉溪的具体流向给考证出来了。

关于老成都,流沙河了解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数量之大,细节之密,令人着迷,也令人敬佩。作为一个并不是专职做考古研究的作家、诗人,流沙河对成都的历史细节,进行了如此有成效的考证。老先生说,自己做此事的动力,完全是出于对成都的热爱,

和纯粹智识上的好奇,“做这些,我觉得很有趣,觉得很快乐。”

>>巴蜀文心义举 为大众解经

在许多个周六的下午,许多成都市民,以及远道而来的外地听众,从四面八方赶往僻静偏窄的成都市文翁路,在成都图书馆听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用生动诙谐的成都方言,讲诗经、唐诗。这个老人就是流沙河。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流沙河会准时出现在成都图书馆,

讲一堂对市民免费开放的传统经典讲座,至今已经持续了9年。

流沙河近年咽喉有恙,声音很弱。有时候说话都困难,可称“气若游丝”。但他依然坚持公开解经,他自己这样解释这份乐此不疲:“对这些古人的诗很有兴趣,讲起来很过瘾。在为听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很快活……对成都市图书馆的信任,我是感谢的。”

一个老人,年至耄耋,在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身为邀请方的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深有感触,“沙河老师曾跟我说,每次讲座前,他要备课两天。沙老年龄这么大了,他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对传授经典文学之美,全身心投入,令人感动。”

一生活在汉字里的流沙河感慨:“感谢古老的汉字,收容无家的远行客。感谢奇妙的汉字,愉悦避世的梦中人。”而与写诗相比,流沙河也认为,为大众解经,这才是自己做过的一点真正有意义的小事,“是报答恩师的一炷香。”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11-2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好几篇文章,没有人提及《草木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