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以下简称上海书展)如期而至。本次上海书展,四川首次作为主宾省,携创新出版成果及各类阅读活动精彩亮相,在展区中央大厅设立四川出版展馆。(2019年8月15日四川日报)
创办于2004年的上海书展,今年已有16个年头了。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书展上的面孔也在变化,但不变的是“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主题。从今年上海书展来看,从推动文化发展到打响文化品牌,上海书展以首发新书机制和不断加强阅读推广的方式,激活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核心活力,提升“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让阅读成为这座城市宁静致远的力量。
对于四川而言,作为主贵宾的四川,在此次书展上,出版“川军”集中亮相的图书包括主题出版类、脱贫攻坚类、社科文艺精品类等。主题出版类有《红船精神》《打铁必须自身硬》;脱贫攻坚类推出了《大国扶贫》《迎风山上的告别》;“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则有名人传记系列、普及读物系列等;社科文艺精品类则有《寻绣记》《王蒙陪读〈红楼梦〉》等精品图书参展。在笔者看来,这些参展的书籍都注入了新的“四川元素”,特别是这些富有浓浓“川味”的图书对四川来说犹如一扇开放“窗口”,把四川推向全国和全球,让四川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川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了解四川人文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了解决四川脱贫攻坚取得的新成效,推动四川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近些年来,四川省大力倡导倡导全民读书,着力打造四川全民阅读品牌,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推进了“书香天府·全民阅读”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全省干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宣传四川、推介四川搭建了良好平台。
报道称,此次四川首次作为主宾省参加上海书展,展馆面积380平方米,展示展销近两年的2468种川版图书,其中入选各类奖项的优秀图书280余种,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四川展馆设在整个展场最中心位置,布置以“三九大”为基调,馆前立着可爱的大熊猫雕塑,三星堆和九寨沟特色元素融合其中,现场还有多场川剧变脸表演,“川味”浓浓。在这次书展上,四川携创新出版成果及各类阅读活动精彩亮相,不仅带去了众多作品,还将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这对四川大力实施振兴四川出版战略,提升四川出版整体实力,推动四川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着极为重要推动作用。
读四川书,品四川味,汇集民智,调动民力,为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四川,加快实施“第三极”图书出版工程开辟新的领域。正是如此,在新华文轩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第三极”图书出版工程,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从自然生态、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等多方面挖掘资源,打造全面、深入、独到的‘第三极’文化出版资源库,为系列图书的编辑出版打下基础”。
“书香”飘上海,深耕“第三极”。四川作为主宾省,要抓住参加“上海书展”的重大机遇,振兴四川出版,推动出版深耕“第三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让越来越多的通过读四川书、品四川味,不断增加人们对四川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了解,推动四川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