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47|评论: 25

[漂泊·他乡] 有一处记忆名唤“石院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然间,在论坛上看到一名摄影师分享的这张照片,倍感亲切,尘封的记忆,瞬间喷涌而出。夯土墙、雕花木梁、青瓦、石板院…这是八九十年代典型的川北民院,而我也就是在这样的一座院儿里度过了童年。

老家的院子,比照片上的规模更大,童稚时,和小伙伴们称所居处为“大院子”,大人们则称其为“石院墙”,“大院子”一共有十余户人家居住,大部分为王姓。听长辈们说,这里原是旧时一位地主的宅院,那时院子四周有成排石条砌称的院墙围护,故名 “石院墙”。后来,地主被打倒,院子分给了劳动人民居住,用于抵御的石条院墙被一一拆除,作其他建设,但“石院墙”这个名字还是保存了下来。诸如这样的院子,村里还有很多,规模大小不一,但风格如出一辙。

大院子总体如照片所示呈“∏” 型,下方是往来院子的主要出口(私下猜测,按照旧时建筑风格,这应该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下方是院门,甚至还有影壁,后来被拆除了,由闭合式四合院变成半开放式三合院)。

院子侧面、后方,种植着成片的毛竹林,影影绰绰,绵延不绝,成合围姿势环抱着院子,边上辟有一条小路可以由院子后方通向外面。竹林深处睡着王氏众多先辈,大人们除重要日子不轻易来,却是小伙伴们的天下,在这里是童年嬉戏玩闹主要场所,过家家、捉迷藏、荡秋千、捉竹虫(竹林很大,不是在他们睡觉的地方)。

院子中央,全是用青石板铺就,平整,光滑,谷物晾晒在此处,夏夜乘凉也在此处。每面有一、二组青石石阶,顺石阶而上,同样有青石砌的平台(原谅我找不到专业的建筑名称),方言唤此处为“该因”,长约数丈,宽约半丈,大人们常常在这里和邻里闲聊,也在此处吃饭,或蹲或坐,吃饭、闲聊两不误。院屋有几扇门平向朝外,有双开、单开,旧时为不同的房间门,现在无论大小,皆是通向住户各自堂屋,记忆里小伙伴们便是常常在这儿,被各自的大人揪着耳朵拎回家。

屋子整体是采用木架结构,以竹片加夯土为墙体,榫卯结构连接的梁柱之上,覆以青瓦,部分梁柱、门槛还留有雕花。由于当时院子已是老旧,木质门槛大多已经腐朽,雕花也因腐朽呈现出一些坑洞,蹲在门口,往这些坑洞里填沙倒水,是当年的一大乐趣。

由于没有具体的现代称呼,沿着旧时的叫法,暂且把上方连屋称作“主屋”,东西各为“东厢”“西厢”。

“主屋”整体高大,带有小阁楼,进屋便是堂屋,用作会客,进餐场地,天花较现在的房屋稍偏矮,两扇木质网格小窗,透不过多少阳光,更显得昏暗,堂屋有木质楼梯可以上阁楼。我家便是在整个院子的主屋右侧,童年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到阁楼上跳来跳去,木质的楼板不隔音,砰砰作响,这时往往会被大人们一番数落,但乐此不疲。

“东厢”“西厢”较“主屋”偏矮,没有设置阁楼,抬头即可瞧见木梁、青瓦,空间显得大了许多。或许是因为结构上较“主屋”简单,没有更多的木梁支撑,“东厢”“西厢”更容易被岁月摧残,如照片上右边所示,原来的屋子已经被推倒,重新用青砖砌成,整体风格上虽也和谐,但却能一眼看出,不再是原来的“配方”。“石院墙”里也有这么一处砖房,童年时还羡慕过住在砖房里的小伙伴,羡慕她家墙看似更稳固。如今想来,我却宁愿要那不隔音的小阁楼。

去岁归家,特意回去逗留了一时,“石院墙”早已与时俱进,邻里或在旧址、或搬出另寻他处,纷纷建起了现代化的小洋楼,只剩下零星两处被已定居城里的邻居抛弃,如今或摇摇欲摧,或已被风霜侵蚀后的断壁残垣。

题外话:以前不知为何处处是青石,后来无意中看到县志才明白。原来,所属的镇历来便是著名的“青石之乡”,以盛产青石闻名,场镇街道铺的满满的全是青石板,很多地方命名都是与青石相关,如“青岩铺”(中间字读ai三声)、“青石村”“大石村”等。


有知道文中描述的这个地方是哪儿的朋友吗?

微信图片_2019070616250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7-6 19: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张照片的房子似曾相识。
我也发张老房子的照片。如图这个老房子也有上百年了,以前也有这个样子,被部分拆除修新楼房了。大家知道在哪里吗?
20190706_7461717_1562412237162.jpg
20190706_7461717_1562412237715.jpg

发表于 2019-7-6 19: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种大院子能保留下来的很少了!
我记得我们这儿有胡家大院子,吴家大院子,蒋家大院子等等!

发表于 2019-7-6 21: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院子我也见过,不过,我们哪个大院子早撤除了哦。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7-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败了,可惜了

发表于 2019-7-6 23: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and你 发表于 2019-7-6 19:23
楼主这张照片的房子似曾相识。
我也发张老房子的照片。如图这个老房子也有上百年了,以前也有这个样子,被 ...

这个院子我去过。

发表于 2019-7-7 10: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7-7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and你 发表于 2019-7-6 19:23
楼主这张照片的房子似曾相识。
我也发张老房子的照片。如图这个老房子也有上百年了,以前也有这个样子,被 ...

双溪乡永山村的蒋家长房子

发表于 2019-7-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太蓬国林村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and你 发表于 2019-7-6 19:23
楼主这张照片的房子似曾相识。
我也发张老房子的照片。如图这个老房子也有上百年了,以前也有这个样子,被 ...

哇,这种院子还真是典型呢,不过可惜了,都没有太多保存完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寻梅】 发表于 2019-7-6 21:50
这种院子我也见过,不过,我们哪个大院子早撤除了哦。

回不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9-7-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户人家

发表于 2019-7-12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行中,经常看到很多老房子,只是大多破败不堪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0: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2 11: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2 11: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2 11: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2 11: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手 发表于 2019-7-12 11:10
再来一张居高临下的不同视角

感谢大神分享

发表于 2019-7-2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老林也看到两处老房子,有一户修金鸡沟水库快淹了,到时去拍给你们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