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84|评论: 13

[信息动态] 【快递】又闻梅香云天外——看川剧《江姐》(中国文化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闻梅香云天外——看川剧《江姐》

发表时间:2019-07-05 来源:中国文化孟 冰



http://images.wenming.cn/web_djw/djw2016sy/djw2016wkztl/wkztl2016djwztk/specials/djzthswy/hswy/201907/W020190705398532565611.jpg


  6月30日、7月1日,由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领衔主演的川剧《江姐》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这是该剧自2018年1月首演以来首次赴京演出。

  说实话,在看演出之前,与其说对川剧《江姐》期待,莫不如说是对铁梅演的江姐的期待。看过演出,不仅欣赏了铁梅精彩的演绎,同时,意外地对这个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红色题材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很多人最早是在文学作品中认识江姐的,而后是电影中演员于蓝塑造的江姐形象,以及老演员胡朋饰演的双枪老太婆和赵丹塑造的许云峰。此后,观众又看过舞台剧演员塑造的诸多江姐。也许因为剧本和音乐创作的巨大成功,人们在看戏时全情投入到对剧情、人物命运和情感的关注中,尤其那熟悉的曲调响起时,内心的激越之情更是难以言表……这一切都超越理性认知,直接进入到一部艺术作品最伟大、最辉煌的阶段,即令观赏者如醉如痴、心旷神怡的迷恋状态。

  正因为有上述前提,这一版川剧《江姐》突然以北方观众不太熟悉的川剧曲调表现那些熟悉的音乐旋律,这种陌生化效果带来的重新审视和新鲜感受让我们再次重温那久远的历史和情感,这不仅是对这部红色经典题材在今天的生命力的检验,也是对我们自身情感和审美体验的一次检验。

  观演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上了岁数的观众无不流泪感叹。其间,铁梅的表演也几次令我感动。我看过铁梅演出的《金子》,看到过她的辣;也看过她主演的《李亚仙》,看到过她的媚。在这部《江姐》里,我看到了她的韧。现实中,江姐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个领导,在当时艰难复杂的环境里需要她的智慧、冷静、机敏,因此她必须是一个比较内在的、沉稳的、有较高素质的领导者,同时她还是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在形象塑造上,演出前我还担心铁梅有意强化一个共产党员的钢、烈、坚、强等品质,但几场戏后,我就放心了。铁梅的韧就是有张力的一种把握,既可以在感情及性格上向各个方向延伸,又可以迅速收回;既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尽情放开,又可以把握整体;既可以蜻蜓点水,又可以挥洒泼墨……

  一个好演员一定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其魅力的展现是一种对人物的理解和表现,光有理解没有表现,人物不会有光彩,只有理性和概念;光有表现没有理解,人物只是外形的飘洒自如,其形象却难免空洞、虚无。铁梅的表演恰到好处地将一个革命者的理想与信念和一个普通女性的人性之美结合到一起,并准确地将细节表现安排在与不同人物的关系之中,从这种精心、准确的把握上不仅可以看出铁梅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更透露出一名优秀演员对生活、人性和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铁梅贯穿全剧的唱念做打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步步精心。在江姐被捕后敌人劝降的大段唱腔中,铁梅设计了一个从怀里掏出照片看的细节,当时我便暗自惊呼,这就是鲁迅先生在论述文学作品的细节时曾说过的“伟大的细节”。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人物打开了心灵之窗。此时此刻在江姐的情感世界里是一片灿烂的天空,它让我们看到一名共产党人何等广阔的胸怀,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女人何等的浪漫与柔情。

  这部戏作为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人理想与信念的作品,对当今的戏剧创作亦有所启发,更与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契合。创作团队想借此告诉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也想到了刘胡兰、赵一曼、杨靖宇等共产党人,想到了红军的长征、西路军的女战士,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党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中、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靠精神力量的支撑形成的。今天的观众身处和平年代,对战火纷飞的动乱很难有切身体会。在今天这样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里,如何做好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像《江姐》这样正能量的舞台作品就可以发挥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它就是一场关于信仰、理想、信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党课,就像舞台上唱的一样:“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剧没有川剧的韵味。中国剧协某些人,早就宣扬过了,有稽可查,但此剧不姓“川”。无论你如何美化打扮,非川剧 ,还是非川剧,此剧至今没有得到川剧界同仁的认可,就连重川的名老艺术家也未认可。本人亲自问过一位重川的资深的老艺术家,他也否定此剧声腔不是川剧 高腔,当时在场的不只我一人,他们可以作证。后来我又询问过省川的成川的在职的和退休的很多演员,他们都支持我的”声腔没有川剧 味道的,不能称作川剧“这个观点、论断。本人坚持我的这个观点、论断。











发表于 2019-7-6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个非川剧吹上云天,本事大。

发表于 2019-7-6 10: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对川剧《江》剧的高腔音乐质疑前后发个十余帖。少则二、三百字一帖、多则近千字、不便在重复。于再次强调: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強化传统、传好传统、不要重演《宇宙锋》中赵高的"指鹿为马"硬性"川"!

发表于 2019-7-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蓉真戏友 发表于 2019-7-6 10:08
于对川剧《江》剧的高腔音乐质疑前后发个十余帖。少则二、三百字一帖、多则近千字、不便在重复。于再次强调 ...

网友维护传统川剧的立场,始终不变,意志坚决,从不妥协,不畏权势,人品高尚。敬佩!向你致敬!

发表于 2019-7-7 10: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hgj88何老认可。于将有生之年不遗余力为四川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而呐喊!

发表于 2019-7-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蓉真戏友 发表于 2019-7-7 10:04
感谢hgj88何老认可。于将有生之年不遗余力为四川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而呐喊!

蓉真戏友,好样的,为维护传统川剧文化,我们共勉!

发表于 2019-7-9 09: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出自《中国文化报》xx撰写。于估计是文联麾下的喉舌、正文前罗列了几+字主演官称及各种光环。稍有常识都知(作者更应知)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表現形式。何老一针見血指出该文只谈剧情、这剧情可以说大中国都知、六十年、代由罗广斌、扬益言所著《红岩》小说红遍全国。而作者只在剧情上作文章而对·川剧音乐(戏曲之魂)用北方人不太熟悉的……一、二十字一笔代过、仅此看出作者不懂川剧音乐、更不懂川剧高腔音乐。·
7月7日CCTv一1I频道直播的北京京剧院由倪茂才主演的京剧《扬靖宇》红色题材、传统京腔、该团为宣传普及、教唱在主耍唱段都有板腔显示:如[西皮二六]·[流水]、[二黃慢三眼]……現代题材、传统唱腔、武打精彩、景观宏大(万里雪飘)很有观尝性!这才是为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京剧姓京、秦腔姓秦、川剧要继好传统姓真正的."川"。

发表于 2019-7-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蓉真戏友 发表于 2019-7-9 09:34
该文出自《中国文化报》xx撰写。于估计是文联麾下的喉舌、正文前罗列了几+字主演官称及各种光环。稍有常识 ...

谢谢蓉真戏友支持,赞同本人的意见!“梅香云天外”的作者是国家一级编剧、全国剧协副主席,此人善于吹捧,能把假冒川剧,吹捧上云天外。还有一个某剧协副主席,吹捧某演员“身上就是江姐气质”,你想像不到,被捧的也是同一剧协副主席,你说奇怪不奇怪 ?



发表于 2019-7-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川剧演出时在唱段前面加曲牌名称,昆曲演出一直这样做的。一方面培养观众,让观众逐渐熟悉曲牌,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剧种特色,现在曲牌体的剧中还是较少的。

发表于 2019-7-1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1978 发表于 2019-7-10 19:15
建议川剧演出时在唱段前面加曲牌名称,昆曲演出一直这样做的。一方面培养观众,让观众逐渐熟悉曲牌,另一方 ...

h ans1978网友的建议很好,在唱段前标出该唱段的高腔曲牌名或胡琴板腔名,本人举双手赞成!老火车司机网友上传的字幕川剧视频,就这样做过。



发表于 2019-7-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7-12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