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表兄小青上房掏了一窝家雀仔,我看着喜欢,就要了一只想回家养着。我之所以要养家雀,是因为哥哥跟我讲过一个发生在一九五八年的小故事。我五五年生人,五八年才三岁,但哥哥比我大了六岁,所以那年的事情他还记得。
我家在城里时,后院有个冯二小,开春时在房上掏了一只还没睁眼睛的家雀仔儿,就天天捉苍蝇喂它。他妈说家雀养不活,叫他扔了,可他死活不肯——世上养什么鸟的都有,就是没有养家雀的,因为这玩意儿气性大,一进笼子就不吃不喝,直到饿死。不过,这只雀仔儿是冯二小打小一口口喂出来的,跟他很亲。长大以后,虽然也跟其它家雀一样满天乱飞,但是一听到口哨声,就立刻飞回落在小主人的头上。
冯二小得了这样一个宝贝,整天跟小伙伴们显摆。小伙伴们羡慕得要死,就也跟着学样儿,可是都没养活。因为喂雀仔儿跟喂小孩儿一样,得细心专致,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二小自以为高人一等,十分得意。可不想第二年开展了除四害运动,说是苍蝇、蚊子、家雀、耗子一个不留。大人们不用说,小学生们也都分配了任务,学校要求每人一个学期要上交三十只苍蝇、一根耗子尾巴和两只麻雀爪子。苍蝇好说,可以用拍子打,也可以在粪堆里挖卵或抓蛆虫;捉耗子虽然有些为难,但也可以用鼠夹子夹,而最难的则是打家雀。因为不会飞的雀仔已被掏光,会飞的老家贼早就躲到乡下去了。偌大个城里,连根家雀毛都找不着。
二小身上有个姐,乳名小介子儿,正念小学三年级。前几天她已经上交了三十只苍蝇,爹又给弄了一根耗子尾巴,可是那对家雀爪子却一直没有着落,于是便打起了弟弟的主意。
小介子跟弟弟讲道理,说家雀是害鸟,一年吃掉多少粮食。现在国家号召除四害,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二小不服,跟姐姐争辩,说他的“宝贝”吃粮食也吃苍蝇,苍蝇不是害虫吗?到现在,他跟他的“宝贝”一块儿消灭的苍蝇都有几千了,这算不算数?
小介子儿回答不出,只好作罢。然而第二天上学,班里却有个同学揭发,说她家养着一只家雀,为啥不交上来?老师听了,就随口批评了几句。小介子儿觉得委屈,回家就跟她妈妈哭闹。
自从开展除四害以后,二小怕自己的“宝贝”遭遇不测,整天关在笼子里边看着,可是偏巧那天奶奶有病,他跟爹去乡下看望。他妈妈叫他姐姐哭得没法儿,就把那个“宝贝”摔死交了上去。二小回来一看“宝贝”没了,气得哭了一天一夜,嗓子都哑了。姐弟俩本来挺好的,打那以后却成了冤家对头。
我把那只家雀崽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纸盒里,每天都打苍蝇喂它。可惜这小东西已经长出了羽毛,早已睁开了眼睛。哥说除了老家雀亲口喂它什么都不会吃的。这是母子亲情,别人是替代不了的。结果,没过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