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记者从四川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近日,绵竹市金花镇拍摄到野生大熊猫踪迹。
在此之前,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只监测到大熊猫粪便、痕迹。这是该区域首次拍摄到大熊猫。
据介绍,2018年,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安排下,绵竹管理站开始实施红外机监测,主要目的是监测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2018年4月,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安装投放了5台红外相机,2018年11月安装投放了第二批5台相机,在2019年4月对第二批安装投放的相机进行了数据回收,通过对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进行整理、甄别,发现这一批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拍摄到大熊猫的相机分别是2号和3号相机。
4月1日中午1点47分,2号相机拍摄了2段大熊猫活动的视频——
3号相机于4月2日晚上6点26分拍摄到了大熊猫活动的照片——
据了解,拍摄点位于绵竹市金花镇境内,距监测路线起点约9公里;这两个机位相距约1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本次监测共拍摄了视频158段,每段10秒钟,照片1325张,共拍摄到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林麝,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黑熊、红腹角雉、斑羚、藏酋猴,以及豪猪、猪獾、豹猫等3种野生动物。
据介绍,九顶山自然保护区从2017年底开始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工作,2017年-2018年一共布设红外相机31台,记录下各类野生动物影像4千余张,视频300余段,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牛羚、川金丝猴和林麝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酋猴、中华斑羚、黑熊、红腹角雉、黄喉貂等10余种。现在保护区里共布设红外相机102台,计划秋季收取数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