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请问一下,那是全国都上课呢还是要分很具体的班级呢?浙江省5年的改革表明还是文科班(政史地)和理科班(理化生)分开的上课的,而且还要具体某些专业需要哪些学科,学生那么在高一就要考虑专业了!
就普通高考来讲
语数外 150分
文科 政史地100分+理化生50分
理科 理化生100分+政史地50分
既有着文理科的偏重也不偏废,从高一下学期分政史地理化生分文理科教程,有些学校也在试点就不分文理班,只需要在高考报名时确定文理科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也赞成,也不说的要全部推广根据自身情况而定。现在也把初中地理和生物两年制教材拆分为3年的学习,在初三学习也是要进行中考的。
目前其他的统一做不到,但是全国试卷统一,不要提教材不一样,那是不是北京大学数学类专业的学生进校之后要分江苏班,分北京班,分四川班,分西藏班!同时教材全国只有一套,那就是国家教委组织各出版社集中各出版社的优势在全国征集意见编写教材,没有上海一套教材(外婆说法不对),没有北京一套教材,尤其那些什么脑残的课文就不要再出现了,爱迪生没有那么伟大去穿越时空。学制也只有一个,3年幼儿园(公立幼儿园3岁以后入学,小班中班大班)+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
高考命题,就先从命题来讲,命题专家15人,每年从全国各地抽掉15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每年各科有1-2位人员进入,考虑到的是这四地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较高,西藏暂时不进入,其余地方每年轮转抽取,今年可以该地只有政治进入,明年只有化学进入,不一定是全科都进入),命题也是在全国征集命题(对采纳的命题可以在考试之后发给出题费)最终由专家组统一定夺。命题专家必须是高级中学该学科高级教师5年以上+特级教师+副教授,从每年3月1到到6月考试前全程封闭,每次进出更换衣服,含内衣裤全程在监管人员下进行。阅卷教师必须是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以上和讲师以上,阅卷组成员必须是中学高级教师以上和副教授以上。
当今中国高考全面加大主观题考试,也赞成对科目增加答题时间
比如数学150分钟150分
选择题15小题*3分=45分
非选择题10分+10分+15分+15分+15分+20分+20分(每大题设小问设分数)
对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前两道(两道10分题)就全部从教材中选择,因为不能离开教材最基础的考查
比如英语150分钟150分
选择题(40分)
音标10小题*1分=10分
单项选择10小题*1分=10分
完形填空20小题*1分=20分
非选择题(110分)
阅读理解 15小题*5分=75分
句子翻译 5小题*4分=20分
作文 1题*15分=15分
不用考查改错,太程式化对阅卷老师都是智商侮辱
阅卷一概是经过两次独立有效阅卷,AB阅卷员分数差在规定范围内取平均分数(20%的差值范围,不足1分按1分取值,最高不超过5分),不符合CD阅卷员阅卷,相符后E阅卷员阅卷,CDE两两差都符合差值范围取三位阅卷员平均分,不符合提交阅卷组讨论(阅卷组也是分歧很大那么召集所有阅卷老师讨论给出具体的分数),阅卷组也可参照上述阅卷方式。当然也避免重复,所以也设置小问,比如英语阅卷理解阅第一篇阅卷理解5小问,两位阅卷老师其他4问分数都一样,只有5小问分值差不一样,那么仅仅对5小问阅卷,这里的出题就是技巧。
还有历史,比如文科历史90分钟100分
选择题2*15小题(选择题全部是单选)-30分
非选择题70分,比如一大题3小问,3小问的分值是3+4+3+5分构成,只有4分小问值不在规定范围差,那么仅仅只针对该小问提交阅卷组。
增大主观题考试,除了能够检查学生水平还为了公平,比如数学填空题,有的方法正确就是计算错误,那填空题就只有全部扣除,但是主观题可以给出步骤分数。还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比如英语,老师也想看看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就一个改错题完全是对照阅卷也是没有意义的。还有就是防止作弊,因为主观题没有那么好作弊,也省略了考场麻烦。还有语文把古诗词默写放在具体的古诗,古文和现代文的考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