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版权流氓还是维权骑士?
4月11日,前一日晚间刷屏全网的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出现在了视觉中国网站上,并被注明“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一时间,“黑洞照片版权”成为全网热议话题,视觉中国也因此备受围攻和质疑。
当天下午,就“黑洞”照片版权事件,视觉中国回应称,“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
但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商业使用一般包括广告、促销等使用场景,视觉中国并未获得该图片商业用途的权利。如未经版权人授权,用于商业用途,将可能存在风险。”视觉中国在声明中表示。
除“黑洞”外,质疑来自更多方面。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官网上,国徽、国旗等也被打上了版权水印。这使得视觉中国遭到共青团中央的点名质问: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此外,部分企业也发现,自己的LOGO和商标被视觉中国打上了版权水印。
视觉视觉中国再度回应称,“经网友举报的视觉中国网站关于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我们已对不合规图片做了下线处理,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性的加强审核,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感谢广大网友的监督!”
11日,天津市网信办约谈视觉中国,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视觉中国两次致歉,称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
重压之下,视觉中国在12日凌晨发布了第三次回应,并发布致歉信表示接受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批评,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
4月12日上午,国家版权局发布公告称,国家版权局将把图片版权保护纳入即将开展的“剑网2019”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图片市场版权秩序。公告称,近日,“黑洞图片”版权问题引发关注。国家版权局重视图片版权保护,依法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12日,视觉中国开盘跌停,报25.20元。目前,视觉中国网站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
一时间 ,视觉中国相关话题引发了舆论浪潮。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主要的声音有两类。
一种声音认为视觉中国靠垄断图片上游的使用权,“勒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有版权图片的用户,或要求支付高价赔偿金,或要求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属“版权流氓”行为。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公司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公开发布,能够获得利益,这本就是侵权。视觉中国依法维权、打击盗版,保护摄影师的著作权,对于推动社会版权发展是有利的。
舆论浪潮一个接一个,两种观点相互碰撞,话题热度不减。为啥引发了大家如此关注,其实与市面上会有这么多版权流氓和国内的图片用途方版权意识薄弱、维权成本高也有很大关系。
从法理上来说,视觉中国的确存在审核不严等种种问题,但其代表摄影师依法维权却挑不出什么法律上的毛病,对于被维权的媒体或机构来说,它扮演的或许就是一个版权流氓的形象,但对摄影师群体来说,视觉中国毫无疑问是他们的维权骑士。
近年来,版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大家的版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转载图片时也会向创作者征得授权。这是尊重版权,尊重创作者。
当版权保护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摄影作品具有著作权。问题在于,视觉中国公司类型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
也许,我们确实需要更健全的图片版权保护制度与管理。
冀希,中国视觉舆论事件能成为一个机会,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完善,加强人们的版权意识,保护好我们“知识产权”的火苗。
特别声明 | 以上消息参考自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编辑 | 法加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