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下旬,在即将离开上海返回四川之前,女儿女婿特请假陪我们去浙江缙云仙都风景名胜区游了三天。该景区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唐天宝七年(748年),刺史苗奉倩出现在缙云山,见这里祥云缭绕,鸾鹤飞舞,仙乐震天,于是上报朝廷。唐明皇李隆基闻此不禁龙颜大悦:“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乘兴御书“仙都”二字。从此“仙都”闻名于世,千古流芳。
11月23日晨,我们乘动车2个多小时便到了缙云火车站。下车后,房东李某接我们住进了他的缙云仙都轩辕文化街的木子里民居。住宿是女儿网上预订的,每晚价格三百多元,虽比较高,但住后感觉值。“木子里”三层楼高,装饰、布置独特。大门前是别致的微形花园。客厅内摆有花草和时尚坐椅。墙上挂着主人儿子所作之山水画。卧室有现代式、古典式、欧式三种,氛围温馨。设备齐全,卫生清洁。早餐免费,是主妇的手工食品,多种多样,乡土风味浓,十分可口。水果、小吃不限。主人热情,服务周到。总之,宾至如归,令人难忘。住地环境也十分优美。前临缙云仙都轩辕文化大街。街两边的建筑一字排开,商店、饭店、民居、文化、娱乐等应有尽有,墙上贴着许多在当地拍摄的电影、电视大幅宣传画。街上的银杏树秋色正浓,金黄的树叶秋风中沙沙作响。后临田沿,风光秀丽。再远一点就是仙都风景区了。
中午我们去品尝缙云县的传统小吃一一缙云烧饼。据介绍,缙云烧饼是缙云人特有的传统技艺,已有650余年的历史。传说轩辕皇帝曾在缙云山鼎湖峰架炉炼丹,非常专注,饿了就抓一块面团贴在丹炉壁上烤着吃。轩辕黄帝驭龙升天后,当地百姓就仿照黄帝的丹炉用陶土制成陶炉;以面粉、鲜猪肉和梅干菜等为原料做成饼坯,贴在陶炉膛内用炭火烘烤成烧饼。坐在宽敞明亮的百年老店,吃着正宗的缙云烧饼,简直是一种享受,它是那么黄金亮色,那么香脆酥软;再配上汤和菜,饱餐了一顿。
从当日下午到25日上午,我们愉悦地游览在“仙都”的天地山水,赏秀丽风景,览文化古迹,听传奇故事一一
1.石头的传说
出门不久,司机叫我们看看右侧不远的山上,能不能发现什么。我放眼望去,发现山是那么绿绿葱葱,山顶上立有一块巨石;巨石前方略低的山包上也有一块石头,宛若身体瘦小、背脊微驼的妇人跪于地上;两者面面相观,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司机告诉我们,这对石头民间传说有许多版本。流传甚广的叫“婆媳岩”。很久很久以前,仙都住着一位早年丧夫的妇女,省吃俭用,把唯一的儿子扶养成人,娶媳成家,过着幸福晚年。不幸儿子被官府强逼出征。儿子一走,媳妇对婆婆极为刻薄,非骂即打,每天要婆婆上山砍柴,烧饭做菜。婆婆常吃残羹剩饭,饿着肚皮过日,非常思念儿子,天天爬到山上盼儿归来,望眼欲穿。媳妇却在山前企图阻挡婆婆的去路。媳妇如此大逆不道,触怒上苍,命雷公惩罚。一日大雨倾盆,雷声大震,一声闷雷,将媳妇头颅击落山下池塘里。有诗云:“媳妇不敬争当家,触犯礼教动天怒;天雷劈去媳妇头,鲜血直往山下流;山下池塘原清澈,自此池水披红绸”。于是当地就把这故事用作“尊老”教育的内容。说到这里,我问司机“你们这儿的婆媳关系一定很好哦?因为有反面教材。”他随口答道:“那是。”
司机接着说:还有一个版本叫“夫妻石”。相传在缙云周村有一对夫妻,男的英俊潇洒,上山干活是一把好手,女的美貌端庄,很会料理家务。夫妻俩相敬相爱,从不见争吵,邻人无不羡慕。但是自从有一天,妻子给山上干活的丈夫送饭,快到的时候,看到丈夫好像跟邻地干活的张寡妇说些什么,听又没听清,妻子就对他们起了疑心,总怀疑两人之间有什么。妻子在外面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在家里就经常质问丈夫和张寡妇的关系。丈夫自然不承认。而妻子也依然不相信。接着家里就有了争吵。慢慢地妻子越来越不信任丈夫,怕他山上干活就和张寡妇有什么,每次干活都要跟他去,并且在没人的时候就会吵嘴。有一次两人一同到山上摘草药,说着说着又争吵起来了。丈夫站起来说,我要是和那个人有什么,叫我不得好死!雷公看看死!结果话音未落,天上雷声轰隆,一道闪电劈过丈夫脖颈,丈夫就化成一块石头。妻子当场就惊呆了,跪在地上说,雷公啊,你这是为什么,就算他们相好,罪不致死啊!为什么夺去了我丈夫的命啊!这时天上忽然显示了雷公之像。雷公说,哎呀打错了。我刚刚在睡觉,忽听有人叫雷公看看死,我就把雷朝他打下来了,原来我打错了,对不起啊!妻子听了,亦当场石化。雷公羞愧,后来调查此事前因后果,托梦告诉了周村村民。周村村民以此为戒,从此夫妻相爱不猜疑。至于其它版本,且听下回分解。
听了司机对石头的解说,我心想:石头归石头,传说归传说,只不过是当地百姓富有想象力罢了,把这对奇石人格化,编出了一个个故事,用来警示人世间的不良行为,应该说是有益的。
|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