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78|评论: 0

[民生杂谈]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提案建议:将数学高考时间延长至3小时及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提案建议:将数学高考时间延长至3小时及以上                                    
            
                    
                                      你的高考数学试卷做完了吗?
  此次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做出了这样的建议:将高考数学的时间延长到3个小时及以上。
  这可不是拍脑袋想出的“雷人”提案,而是几位教授、专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的建议。
  ▲九三学社张彬
  建议
  “速算竞赛”导致“海量重复练习”
  建议将数学高考时间延长
  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此次的集体提案中,一份名为《关于延长数学高考时间的建议》的提案十分亮眼。
  “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提案用此起笔,点明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是科技革命的先导和支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据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在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提案提到,数学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直接形成引导中国数学文化的价值和方法导向。高考作为目前最为公平的选拔机制、大学录取的绝对主流方式,成为这个体系的基本组成。
  而目前我国数学普遍的高考时间为2小时,题量为22题,在提案里被称为“类似速算竞赛的状态”,而这对应的结果,是考生“海量的重复练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兴趣的消磨。同时提案也提出,紧迫的考试时间容易让高考学生在遇到外界不可控的干扰因素时产生情绪波动,严重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不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从而失去了考试的公正性,偏离考试的目的。
  因此提案提出,结合数学学科内容广泛、需要深入思考的特点,应将高考数学的时间延长到3个小时及以上,改变目前类似速算竞赛的状态,从而改变高中阶段海量的重复训练、磨灭广大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局面,为建设成为一个数学强国进而成为世界强国打好数学基础。
  政协委员:
  “我们需要明确,数学需要的是条件反射还是思考”
  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张彬,也是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教授,从业教育25年。此次的这份集体提案,正是由她和其余5名骨干成员一起,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完成的。
  14日,张彬教授在会场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专访。
  张彬教授的专业课是光电技术,一门对数学要求极高的学科。“不只是光电,对于绝大多数科学革命,数学都是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这个词,张彬强调了很多次,她认为这正是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二者侧重点之间的裂痕。“我们需要明确,数学,需要的是’条件反射’还是’思考’。”
  而在长年的教学实践中,张彬发现,“条件反射”成为了高校学生学习的壁垒。“速算竞赛一样的考试,让学生在高中里学会死记硬背,记的是知识点,但却没有培养到逻辑思维,不懂得数学的应用方法。”张彬说,长期为应试刷题,削弱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减少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时间,而脱离了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则很容易在考试后被遗忘,这让学生在要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学和之后要步入的行业里,手足无措。
  海量重复练习带来的另一个弊端,是削弱学生对知识获取的积极性,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导致很多习惯刷题的学生后劲不足,加上国内大学环境宽松,很多学生在高考后松了一口气,就有了不少想把大学’混’过去的学生,也有了毕业后找不到就业方向,为了继续念书而继续念书的学生。这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张彬说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摇头。
  为什么是高考?
  高考作为指挥棒倒逼高中教学调整侧重点
  张彬再次重复,数学不应该只是知道“1+1=2”,而是应该用数学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学会思考”,大学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应是“记忆好”的,而是能“独立思考”的。“而高考,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大学录取的绝对主流方式。”
  延长数学的高考时间,是她和5名九三学社四川省的骨干委员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
  “高考时间的长度,决定了答题时需要条件反射还是允许适当思考。时间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对应的学习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复练习;时间长,就有允许考生略有思考的时间。”张彬表示,高考作为“指挥棒”,如果将侧重点调整到“思考”能力,就会倒逼高中教学也在侧重点上作出调整,用更多的时间教授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可行性大吗?
  已有省份在试点 从“快速”向“高质量”转变
  延长数学高考时间,可行性大吗?张彬保持乐观态度,她认为高考一直不断在做尝试。“比如英语,大家已经意识到学科的工具属性,可以考两次。”数学考试时间的延长,自然也应是可行的。
  “并且不是一味延长考试时间,而是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同时在考题质量上也应有提高,更多地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张彬认为,横向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考的知识点已经是前置的,但如何用好这些知识点、如何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点,我们学生的能力还是薄弱的。她表示,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过去一直强调“快速发展”,高考过分对速度的要求实际上也是这种思维的延伸,推崇“快速反应型的聪明”。而现在,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依靠创新来推动发展、依靠质量来夯实发展成为共识。“创新需要深度的思考而不是熟练地重复,那么在价值导向的高考形式及时间约束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这影响着我国选拔人才的效果。”
  张彬指出,目前作为我国高考试点的江苏省,理科考生数学考试时间已经延长到2.5小时,希望四川也能勇于探索尝试。“知识点是永远学不完的,方法,却是一生受益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