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在改革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拓展派驻全覆盖范围、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要想发挥好“派”的权威,就要站稳立场,紧紧依靠派出机关开展监督。这个立场不站稳,派驻监督便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要想发挥好“驻”的优势,就要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监督重点,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抓早抓小。 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绝不能和驻在部门搞“利益命运共同体”。个立场不站稳,派驻监督便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派驻机构有了反映问题线索、发现了“四风”问题、处置线索和进行纪律审查,都要及时向派出纪委报告,取得指导;另一方面,派出纪委也需加强对派驻机构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协调,让派驻干部感到有领导、有依靠,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同作战”,从而强化派驻监督的权威性。 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之路,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积小错为大错的过程。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拔烂树”,更要强化日常监督,涵养生态护“森林”。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用好党章和监察法这“两把尺子”,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督促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把协助职责摆进去,同时,把监督责任扛起来,用好问责利器,督促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履行主体责任。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用好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敢于红脸出汗,让监督“长牙带电”。 派驻要创新监督方式,探索工作新模式,建立执纪监督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化技术对提升监督质效的支撑作用,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强化专项监督,推动源头治本。相对于日常监督的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专项监督则更加注重针对性、震慑性、治本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盯住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选择带有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的典型案例,针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突出问题,从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监督意见。 派驻机构要牢记使命,明确职能定位,给工作定好位、调准弦,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派驻监督工作最前沿,着力传导纪律建设责任和压力,严格责任追究,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强化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部门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按规矩办事的意识,推动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进一步形成。要明晰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