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091|评论: 11

[四川手机报] “无名氏”男孩路边昏倒 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医院担责3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0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的夏天,一名不能确认身份的“无名氏”男孩突然因病昏迷倒地,派出所将其送往了救助站。因情况危急,救助站将其送到某医院急诊科,但在收治后的第五天,不幸经抢救无效死亡。
时隔四年之后,男孩的父亲一纸诉状将救助站和医院告上法庭,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成为争议焦点。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救助站不担责,而医院需承担35%的赔偿责任。
事件:
“无名氏”昏迷倒地送往救助站
在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  
2014年7月26日下午,威远县救助站收到了威远县公安局龙会派出所送来的一名个人基本信息不明,不能确认身份的男孩。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是,这名男孩,已经呼吸困难,神志不清,陷入了昏迷,遂电话通知某医院安排急救车将男孩以“无名氏”收治入院。
“急性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高钠高履血症,Ⅱ刑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脂?双肾积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
医院的入院诊断密密麻麻写满的病症显示,该男子情况已然十分危急。不幸的是,经抢救治疗仍未能挽救男孩的生命,5天之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噩耗传来的当天下午,威远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在接到医院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后经核实,“无名氏”疑似是其辖区居民王某某之子,在联系到王某某前往威远县殡仪馆辨认后确认,该无名男子就是他的儿子王某。户籍信息也显示,王某出生于2003年,就是王某某的儿子。
2015年8月14日,内江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出具的《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载明,王某系生前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死亡。
官司:
男孩父亲四年后起诉
要求救助站与医院承担医疗过错
从2015年10月起,王某某接连两个月到威远县信访局、威远县公安局信访,要求解决孩子死亡的相关事宜,在他看来,儿子的死与医院和救助站的失职脱不了干系。
王某某认为,儿子王某的疾病不属于不可挽回的疾病,即便医疗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应该及时转院,但医院并未转院,因此,王某的死亡是医院消极治疗的结果,是医院医疗过错导致,应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救助站的行为也造成了王某因延误抢救时间而死亡的严重后果。
距离儿子死亡近4年之后,2018年3月12日,王某某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向威远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医院与救助站连带赔偿原告各项损失1109715元。
但医院却不认同他的说法,其表示,在对无名氏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从未消极治疗,并无过错,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另外,本案已过诉讼时效,王某某已丧失胜诉权。
救助站则认为,救助站不是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不是医疗损害责任的适格主体。救助站将王某接收并转交医院的行为,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不应为此承担责任。
一审判决:
未过诉讼时效
医院承担35%责任,救助站不担责   
针对争议焦点“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及“两家机构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威远法院认为,王某死亡后,公安机关对其死亡原因于2015年8月14日出具鉴定意见,之后的同年10月、11月原告因向相关部门要求解决其子死亡的相关事宜,属于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从2015年11月起重新计算。
自2016年1月29日至2018年1月28日王某某因吸毒被强制戒毒两年,该期间存在原告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属于诉讼时效中止,至原告于2018年3月12日向本院提起诉讼,并未超过诉讼时效。
司法鉴定意见成为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证据。
2018年9月29日,经医院申请,法院委托成都蓉城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相关鉴定。在鉴定意见中显示,无名氏(王某)患糖尿病长期未进行治疗,病情严重,所以自身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该医院对无名氏实施紧急抢救的过程中不存在怠于实施相应医疗措施的过错,但存在输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病情监测等不规范的过错。其医疗行为与无名氏(王某)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为次要原因(建议参与度25%-35%)。
2018年11月26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本案受害人王某在被送到医院时,医院并不清楚其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及其监护人等基本情况,且处于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的状况,该医院对其实施的医疗措施属于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的诊疗行为。参照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结合本案事实,确定由该医院就王某死亡的损害后果承担35%的民事责任。
而救助站当时在并不了解受助人基本情况下,及时通知医院对王某进行救治,尽到了对王某临时性救助管理的社会责任,其对王某的死亡后果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救助站在本案中不应承担责任。
那救助站承担的救助责任主要是什么呢?
成都救助站一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站主要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不属于医疗机构。遵循“先救治,再救助”的原则,针对躯体或精神有疾病的救助对象,会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记者从原被告双方代理律师处获悉,一审判决后,王某某与该医院均未提起上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2-20 07: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院判决不公正,医院履行了救护职责,这样判决助长了谁死谁有理的歪风邪气。我们国家的法院太悲哀了

发表于 2018-12-20 08: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2-20 08: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属不要脸也就罢了,法院怎能不要正义而陷医院于危难,此后谁还敢自掏腰包去救死扶伤。法院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做“葫芦僧”。

发表于 2018-12-20 10: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前“无名氏”的时候,父母跑哪里去了?四年后钻出来控告,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人家医院还没有找你要抢救费呢!哪家医院敢保证所有的病症都能治好!法院也是让人醉了,居然这样判,又是和稀泥的判罚吧,还不是怕这家人不服继续告,现在的法院都怎么了,这不是助长歪风邪气吗!以后再遇到种情况,救助站和医院是管还是不管?管了有可能就是这种下场,不管可能又要告你不作为、见死不救!法律难道不应该为正义撑腰吗,现在的社会造就出了这种闹、那种闹,因为不管有没有理,只要闹了就会有糖吃!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发表于 2018-12-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过一个事情,把急危重产妇病人丢医院家属跑了,手术要签字告知家属,但是为了救人争分夺秒,医生就先抢救了。后来家属找上门,告医院在没有告知签字的情况下擅自手术,然后医生从业资格证出脱了。现在儿科,急诊最容易挨打喃,还不能还手,医生、公务员、教育、警察这几个,敢还手还嘴就要引起公愤。

发表于 2018-12-20 12: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2-20 20: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就是倒霉蛋,唐僧肉!出钱受累费力不讨好!收不到一分钱,还要倒赔钱!男孩的监护人失责,该追究遗弃罪,不被追责反而还有钱拿!吃干饭的法官!医院支出的医疗费该谁承担?救助站送到医院就没事了?医院遇到危重病人是不是都一级一级往上转才算尽责了?这个医院到底错在哪里?

发表于 2018-12-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已经尽力了,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与医院有啥子关系?

发表于 2018-12-21 16:5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出面付钱,医院肯定是拖死你。
唉~,让他们狗咬狗吧,这年头不管是法院还是医院,还是这个原告,都他妈一挑砂锅滚下岩,没一个好的。

发表于 2018-1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来担责也是没办法理解                                                                                                

发表于 2018-12-22 12: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判决真是奇葩,是不是惹不起吸毒鬼而和稀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