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隆重表扬30名“三新”干部,其中安岳有三名(附事迹)
安岳电视台
12-06 13:12
昨日上午,全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表扬大会召开,集中表扬了30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
受到表扬的先进典型是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丰富内涵,生动展现了全市党员干部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奋进的标杆。
公正为民勇担当 筑梦天平展风采
【李一兵】
女,汉族,现年52岁,安岳县人民法院院长。她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在全市探索建立“20分钟立案登记工作机制”,打造“3+2”诉讼服务网络,解决了群众“立案难、诉讼难”问题。
在全市法院率先推行院领导直接办案、主审法官责任制、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为全面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创新推行离婚冷静期、家事审判辅助人等制度机制,探索形成家事审判“安岳模式”,彰显出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的实干担当与为民本色。
坐到这个位置 就要干实事
【王光华】
男,汉族,现年44岁,安岳县兴隆镇党委书记。任坪河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攻坚克难,筹资1000万元硬化道路50公里,实现“村村通”。
任龙台镇镇长期间,他靠前指挥“6·30”特大暴雨抗洪抢险,转移安置群众2276人,抢运物资2000多万元,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兴隆镇党委书记后,他成功争取兴隆二小迁建项目并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引进温氏集团投资2.5亿元,成为温氏集团在安岳投资金额最大、建成合作养殖场最多的乡镇。
干事有担当 心中有真情
【王建国】
男,汉族,现年49岁,安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他不畏艰难,坚定敢于担当信念,勇挑全县脱贫攻坚重任,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克难奋进的可贵品质。
他勤勉敬业,坚守真抓实干精神,抓统筹促落实,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不懈追求。他甘于奉献,坚持不忘初心本色,带领干部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获得全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铁肩担重任 初心谱华章
【刘建华】
男,汉族,现年43岁,中共乐至县委副书记。他始终践行“为民”理念,敢担当、善创新,提出“园区化”发展思路,改变了乐至农业“小而散”现状,成功创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
他牵头做好问题楼盘处置、失地农民社保等一系列矛盾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他探索“贷资入股”金融扶贫、“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五种产业扶贫模式,以及“120”扶贫热线便民措施、“幸福基金”动力激发模式等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肯定,2017年乐至脱贫攻坚工作被省级考核综合评价为“好”。
用担当诠释忠诚
【郭波】
男,汉族,现年47岁,资阳市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县级主任。从部队转业到市纪委,他始终牢记纪检监察干部如果不得罪腐败分子,就会负广大人民群众。
他始终坚持把党性原则摆在首位,不受人情所困、名利所惑,扛鼎挑担、攻坚破难,奋战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先后牵头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70余件,其中大案要案11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
女检察官的“冷暖”人生
【成懿萍】
女,汉族,现年49岁,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副县级检察员、公诉处处长。她笃学强能,不忘守望正义的初心,坚守公正法治的信仰,秉承“办案就是在办理他人人生”的理念,成功公诉“凉山州非法经营烟叶窝案、行贿案”等一批全省有影响的大要案,实现了政治、社会、法律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先后荣获四川省“十佳公诉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等称号,带领的公诉团队争创为全国优秀公诉团队,研发的创新型多媒体证据展示系统既出庭一体化平台在全国推广。
直面矛盾敢担当 倾情信访善作为
【易川】
男,汉族,现年45岁,资阳市委群工局(市政府信访局)副局长。他从事信访工作8年来,始终心系群众利益,心系稳定大局,尽心尽责履职,担当作为做事。
他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敢于直面矛盾、靠前处理重大群体性问题,多次带队处访和协调疑难案件。他业务娴熟,善于从个案入手系统解决同类问题,多次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他工作勤勉务实,为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和信访工作连续10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切为了“中国牙谷”
【卿明彬】
男,汉族,现年45岁,资阳市发改委副主任,2017年10月抽调任中国牙谷指挥部副指挥长、规划建设组组长。
他长期奋战在经济工作主战场,雷厉风行、步履坚实。他高效推动中国牙谷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中国牙谷功能性项目建设,PPP项目模式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制度创新,跑出牙谷“加速度”。他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奋战项目一线“挑大梁”;他投身“中国牙谷”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是企业点赞“好干部”。
矢志不渝惠民生 不忘初心守公正
【郑贵男】
汉族,现年55岁,资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他始终坚持夙夜在公、忘我工作,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他铁面无私、公平公正,着力打造公务员考录“放心考场”,创新提出公务员面试工作“七要七不准”要求和“五措并举”工作方法,规范建立“五抽签”“五隔离”“四监督”工作机制,实现“玻璃房子里的竞争”,该经验得到了推广。他始终坚持事业在上、亲人在心,以坚强的毅力和铁的肩膀扛起事业和家庭双重责任。
守护碧水蓝天的“忠诚卫士”
【陈家林】
男,汉族,现年55岁,资阳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他二十年如一日,钻研业务孜孜不倦,用一颗智慧之心当好“解难钥匙”;他履行职责敢于担当,用一颗拳拳之心守护百姓健康;他推动工作兢兢业业,用一颗赤诚之心保卫碧水蓝天!他关键时刻冲一线,困难时候站前列;他用心用情服务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和推进“中国牙谷”项目建设,他是守护碧水蓝天的“忠诚卫士”!
“冷面书生”的“剑胆琴心”
【杨 峰】
男,汉族,现年39岁,十九大党代表,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雁江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
他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推动北改项目2000余户顺利签约交房;超常规开展群众工作,化解矛盾,保障东福小区等项目平稳推进。他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统筹协调,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由单一执法向街道、城管、社区、志愿者综合治理发展。他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提出“政府给标准、支部把方向、社团做服务、业主来拍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中、省媒体上予以推广。先后被省委、市委表彰为优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扶贫路上挑大梁
【廖正智】
男,汉族,现年39岁,资阳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他一张白纸“入战场”,勇挑脱贫攻坚重任,走遍全市325个贫困村,把贫困村、贫困户作为“第一办公室”,与全市扶贫干部一道,谋非常之策,下“绣花”功夫,助推243个贫困村退出、22.6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实现三年“连战连胜”。他是扶贫干部眼里攻坚拔寨的“担当者”,决胜全面小康的“挑梁人”。
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担当先锋”
【张 榕】
女,汉族,现年48岁,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党委书记。她扎根基层24年,从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在其位尽其责,始终做到“心中有民”。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首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中,她创造了两个月完成近千户农房搬迁任务、1个月完成1500亩征地任务的“临江速度”,在“8.18”“6.26”的危难时刻,她将个人安危和生死置之度外,圆满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誓死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她狠抓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所盼所需的惠民实事。
问渠哪得清如许 精心治理活水来
【吴登良】
男,汉族,现年52岁,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局长。
他站位全区工作大局谋划水务工作,坚持“以点滴汇集江河,以些微润泽桑黎”的价值取向,带领全区水务工作者,勇战十年一遇的洪峰,全力抗洪抢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狠抓环保问题整改,全区17条河流、64座水库水质持续改善,实现“还清水于民”。他面对持续干旱群众饮水困难,敢立军令状,抢时修建饮用水源输水管网,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用脚步丈量土地 用行动书写芳华
【王 伟】
男,汉族,现年40岁,乐至县天池镇党委书记。任高寺镇党委书记期间,他勇挑重任致力乡村振兴,带领干部群众建成“水果、核桃、蚕桑”3个万亩农业产业园,成功打造13平方公里的阳化河流域高寺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带,高寺镇连续两年被评为资阳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
任天池镇党委书记期间,他始终不渝坚定维护群众利益,参与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信访积案60余件,创新组建“小红帽”“夕阳红”等志愿服务队,探索实施社区干部轮换和简化考核提升服务效率活动,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用忠诚奉献书写无悔青春
【吴光平】
男,汉族,现年38岁,乐至县委办公室主任。担任乐至县盛池乡乡长、党委书记期间,他敢于攻坚破难啃“硬骨头”,打通群众的致富路,盛池乡率先在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担任东山镇党委书记期间,他为民务实、心系群众,架起干群的连心桥,2017年东山镇党风廉政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县第一,获得全国人民调解模范单位的称号。担任乐至县委办公室主任后,他甘做事业的勤务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冲在项目一线的“铁娘子”
【谢智英】
女,汉族,现年48岁,资阳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她敢挑急难险重任务,勇于攻坚破难。
她始终以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发展为己任,探索建立“1+1+1”园区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实现了规范管理与快速推进的有机结合。她轻伤不下火线,和同事们43天全面完成牙谷一期446户农房的搬迁,2个月完成项目用地内22万和11万高压线的迁改,3天完成牙谷爱齐地块近40户农房的搬迁,被誉为冲在项目一线的“铁娘子”。
“80后”的“幕后”人生
【李 建】
男,汉族,现年37岁,资阳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他重规范立规矩,服务临空产业新城“白纸作画”,创新提出“兵位帅谋、协作担当、精益求精、善做善成”的办公室精神,研究建立24项临空经济区内部管理制度,保障机关工作有序开展。他把“后方”当作“前沿”,始终以“一线”的意识、标准、作风来要求自己和办公室“后方”团队。他把“职业”当“事业”,书写着“80后”的幕后人生。
初心不改 笔耕不辍
【罗芝俊】
男,汉族,现年35岁,资阳市委办公室综合室副主任。他勤学苦练“基本功”,提升智谋服务水平,发挥领导“外脑”作用,平均每年撰写各类文稿180篇以上,修改文稿150篇以上。
他工作极端负责,在文稿写作岗位上坚守5年有余,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始终勇挑最重的担子、勇写最急的文稿,做到“文出我手无差错”。他乐于奉献付出,在撰写市党代会、市委全会等重大文稿时,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带头擦亮综合室“金字招牌”。
平凡见恪守 细微现温暖
【吴朝霞】
女,汉族,现年41岁,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人事科科长。她严谨细致,面对琐碎的日常工作,恪尽职守,默默无闻,一丝不苟办理好人事调动和档案审核工作,是工作上的“有心人”。
她乐于奉献,用心为办公室150余干部职工服务,是同事们的“知心人”。她热爱生活,热衷公益事业,积极传递爱心,助力弱势群众度难关,是生活中的“热心人”。
小身板扛起“半边天”
【翁 航】
女,汉族,现年39岁,资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她11年如一日坚守组织工作最前沿,是基层党建的“政策通”。
她首次组织350余名党务干部业务知识考试,创新开展青年骨干农民“三项递进培养”,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被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她身材单薄、体型瘦弱,看似弱不禁风却充满能量,被领导和同事赞誉“扛起了组织部半边天、组织工作半边天、基层党建半边天”的组工干部!
文艺战线上的一朵铿锵玫瑰
【汪 雪】
女,汉族,现年52岁,资阳市委外宣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市政府新闻办)网络教育科科长,主持宣传部文艺科工作。
她恪尽职守、创新作为,繁荣新时代文艺创作、组织全市大型文化活动,先后组织策划上100场大中小型文艺演出,编创首部展示资阳历史文化、本土时代风貌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蜀人原乡》。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悉心指导业余文艺团队,被称为根在基层的“汪大姐”。她践诺担当、不求名利,展现了一名党员文艺工作者的靓丽风采。
三农战线“孺子牛”
【李建华】
男,汉族,现年45岁,资阳市委农工委新农村建设科科长。他承担大量业务工作,主笔或参与起草历年市委“一号文件”等重要材料,被称作“三农”战线的“孺子牛”。
他牵头起草资阳乡村振兴“1+3+1”系列文件,谋划推进编制,组织开展各项试点,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投资支撑不足等问题,他思考研究并推进实施破解瓶劲的具体办法,被誉为“开锁匠”。
项目一线的“尖兵”
【唐 瑜】
男,汉族,现年34岁,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管理科科长。他善学善思知行合一,创新提出全市项目推进政策措施、实施办法、三级调度、要素保障等意见建议,是产业发展的“金点子先生”。
他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把项目策划、编制、推进、建设等各个环节作为工作“流水线”,是精明的“项目账房先生”。他攻坚克难创新突破,是尖刀班的“急先锋”。他履职尽责忘我工作,是愧对家人的“红眼圈先生”。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工业路上的追梦人
【唐珽婷】
女,汉族,现年40岁,市经信委产业园区科科长。
她勤勤恳恳、攻坚克难、勇于创新,致力于服务企业服务园区,全力提升园区生产能力、就业能力和纳税能力。她总结提炼项目申报“三提前”大幅提高项目资金“中靶率”,助推全市产业园区累计争取各类资金上亿元,为全市规模工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在抽调市项目推进中心和中国牙谷建设指挥部后,她积极投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资阳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奋力前行。
铁骨铮铮铸硬汉 正气凛凛耀警徽
【李 强】
男,汉族,现年37岁,资阳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
从警十六年来,他始终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出现险情,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交锋歹徒,他正气凛然勇往直前;对待百姓,他柔情关怀无私奉献;面对改革,他锐意创新走在前列;带领队伍,他率先垂范严管厚爱,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铁血警察之歌。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率领的特巡警支队被表彰为2017年度“四川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平凡岗位书写精彩人生
【吴茂森】
男,汉族,现年45岁,资阳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
他坚守“再平凡的岗位也可绽放光彩”信念,在办公室岗位上默默无闻耕耘16年,始终严守标准精细办事、甘居幕后大气谋事、初心不忘无私奉献,统筹办好“文会事”、搞好“审督研”、联系“上中下”、承担“急难重”,有力保障机关高效运转、服务领导科学决策、促进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连续10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先后获得全省林业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小科长”的责任担当
【沈茂林】
男,汉族,现年34岁,现任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改革和保障科科长。
他敢于担当,综合施策推进棚户区改造,助推2万余群众“出棚入楼”;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开展公租房分配,帮助2500户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研究提出中心城区“毛地拍卖”地块配建保障性住房分类处置方案,让搁置多年的遗留问题有了解决路径。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他建议开展“城市建设问需于民”,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心在路上 路在心中
【蔡 华】
男,汉族,现年45岁,资阳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统计科科长。
他勇挑重担,在轨道交通18号线、成资大道建设、临空经济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7高9轨16快”综合交通网络……在交通规划设计踏勘路上、在道路建设工地现场,都有他的身影。危急关头他镇定自如,指挥若定,敢于决断,今年7月沱江洪峰过境时,坚持一线指挥,全力拦截失控船舶,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减少了损失。
巾帼不让须眉的统计“标兵”
【王凤先】
女,汉族,现年33岁,资阳市统计局综合核算科科长。她业务能力强,敢于担当作为。
在市统计局工作11年来,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扎实开展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优质统计保障。近几年,承担并撰写各类统计分析报告、统计专报、综合性报告等专业性材料100余篇,多篇文章在国省刊物发表。2012年,被国家统计局表彰为全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优秀工作人员,2018年被评为全省统计系统“先进个人”。
信息来源:掌上资阳
值班主编:唐 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