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84|评论: 6

【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之二:关于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7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乡村振兴必由之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邓小平同志说过: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同理: 发展私有经济不等于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不等于文革 。集体经济和私有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型式。

       我们常常在说,村委会班子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农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
       如果你亲自走进农村,和各个村委会的班子成员交谈,几乎每个村的班子,现在都处在迷茫之中,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不知道方向是何方?这是我在广安的几个农村参与扶贫工作的切身感受。       当农村解散了村集体,包产到户之后,队长一职慢慢淡出,工作由村委兼职了,村委会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上级部门收粮收款,刮宫引产。再后来,不再收缴“双提留”,农业税,计划生育政策的退出,村委会现在的具体职能就是协助上级搞搞卫生,编写迎检资料,清点贫困人员,统计危房空宅。
        从上个世纪80,90 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村无法养活当地人口,青壮年只能够离乡背井外出打工谋生,留下老弱妇孺孤寡,守住一亩三分薄地,种一点菜蔬,养几只鸡鸭,得天度日。城里人来看了,赞曰:这是健康食品,世外桃源生活,但我从没看到哪一位城里人搬到农村来,长期过这样的“悠然自得”的日子。
        我和一些村委会的班子成员聊天,问到他们怎么样走出现在的困境,大家都是摇头叹气,或者一声苦笑,也有的一声冷笑。
        在和村委会交谈中,我了解到,现在村委会,自己没有收入来源,所有的日常开支,是由乡镇政府转移支付。乡镇政府每年预算中,给每个村委会班子成员发放工资(也可以叫补助,那点钱实在是少得可怜,还不如外出打工,每月大概1000—2000,兼职就多一点),然后村里的其它开支,有一个名目叫运维费,每年固定拨付5万左右,顾名思义,这就是村里的日常开支费用,比如,村里的道路,要常年安排几个人清扫,上级来检查,要突击整理一些检查点沿途的风貌,一些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这点运维费,不精打细算,远远不够。
      有时候村里遇到天旱洪涝等灾害,抢险救灾也只有等待上级,村集体基本上无法号召群众自救。就连召开村民会议,也要给参会群众发一点补贴,才有一些老弱妇孺来参加点名。
      换一句话来说,村委会以及农村,除了打工赚钱养家以外,公共开支都靠国家的拨款来养活,村集体沦为了空架子,完全没有了造血功能。也失去了组织功能。
       日复一日,逐渐衰落。
       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不发展集体经济?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局面,得到的答案是:一些村干部不懂得怎么发展,另一些村干部的回答是,原来村上有集体经济,却被市县领导强行要求卖掉,不允许保留集体企业,说那是不符合改革精神。
       这就很让人奇怪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实事求是,即使是包产到户,中央的文件要求也是“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并没有硬性要求把集体经济全部解散才是改革,可是中央的精神一到地方,就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19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壮大集体经济再次成为国家战略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方向,要立足本集体优势,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各村由于资源状况、外部环境、干部思想解放程度、地理位置等情况不同,壮大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
     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开了集体和集体经济,纯粹是南辕北撤,这是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的真理,也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证明了的真理。
      卖光式的改革,主要代表就是推动宿迁医改的仇和,他一夜之间把宿迁所有135家公立医院化公为私,将宿迁人民医院以7000万元的价格卖给私人。结果,老百姓看病花的代价更高,可以顺产的都要剖腹产。当政府想把这医院买回来时,出价10亿,20亿也无法购回,最后只有花21亿新建一所公立人民医院。
        惨痛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背离了实事求是,注定要栽跟斗,不管是不是打着改革的旗号。
        现在舆论有一个倾向,只要一提到改革,似乎只有化公为私才是改革,一提到公立,国有,集体,舆论就咋呼开了,这不是改革了,这是走回头路了,这是文革了。究其实质,不外乎认为全盘西化是普世标准而已。
       这部分媒体人嘴上一直在喊着要私有化,要防止国进民退,但是在子女读书,看病住院的时候,这些媒体人从来不去读私立学校,进私立医院。  这又该怎么来解释呢?
       还是来说说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地方政府就应该大力推动扶持乡村集体经济建设,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短板。具体来说,责成各级乡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结合市场实际,自主(或联合)考察申报集体项目,提交可行性报告,上级部门可组织专家团,在评估其可行性报告后,给予贷款及政策支持。
        发展集体经济也要坚持市场导向,尤为警惕搞运动式工作,始终坚持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壮大一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分散的力量组合起来,拽成一个拳头,才能够打开一片天地。
      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乡村恢复了自主造血供血的功能,乡村振兴才有希望,离乡背井的农民才能够返回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相比上个帖感觉到略差,建议是对的,但在陈述理由时扯上意识形态就离题了,其实只需把理由讲出来即可。个人看法。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1-2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振兴,改革农村,势在必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当今生产力提高的条件下,其弊端日渐突显。
      全国农村改革好像在四川省德阳市广汉搞点,其经验好像也没有全部推广,有些地方在借鉴。
      成都市温江区很早全区就没有一个农民了,全部以土地入股,坐地分红。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1-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或共享经济。

发表于 2018-11-27 17: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发展集体经济,基层组织堡垒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发表于 2018-11-2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振兴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没有经济大环境的改善,没有人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个别地方如城乡结合部,或者具有一定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地带搞一些乡村旅游类的项目增加收入,看似成功,但那仅仅是极个别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不代表乡村经济整体上有突破性的发展。
       不过,对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便找到乡村经济发展较为有效的路径,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12 收起 理由
mingshen7077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农村大队有上级拨款三十万,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不是也给社区来点经费,让我们也发展点集体经济,虽然说社区是城镇,但是只要有拨款,照样可以在农村发展点产业起来,至少支撑社区发展是没得什么问题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