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姜文的艺术世界,我感觉是钦佩的,因为毕竟他和别人不同,而且有深度。 深度这个东西,他可以给观众以营养,确实功劳很大,另外让人羡慕的是,姜文老师在这个明星,与文化之间,做到了极致。 个人感觉,基本上没有哪个演员可以与姜文老师的文化水平抗衡了,他作为导演,可以驾驭演员(自己),作为文化人,可以驾驭导演。 想当年,国内的《过把瘾》与《北京人在纽约》,出现了王志文与姜文,可是我都没有能够欣赏,反倒是欣赏后来相对较晚的宰相刘罗锅里的李保田。 因为作为小孩,毕竟还是欣赏不了成人的东西,还有可能还在痴迷港台的明星吧。 葛优那时的我也不能欣赏,《编辑部的故事》,太小了我,这都是大人的故事。还是看小马哥好玩。 小马哥不也是大人的故事吗?估计打打杀杀可能与孩子的心比较近点,打枪吗。 生活片,枪战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最近看了红高粱,突然回到了童年,这就是中国文艺片的缘分啊,文艺,文艺片,当代,莫言,姜文,老熟人... ... 所以说,真正开始接触姜文老师,就是《让子弹飞》,不过早在《宝莲灯》里,我就开始被他的气场惊到了。 是的,《宝莲灯》。 《让子弹飞》,吸收到了一些营养,也喜欢上了姜文的硬,男人点好,文人啊,艺术家,男人点好,我们都太女人了。 唯有不当电影,当文艺在看的,唯有姜文老师了。 这也恰是我喜欢找的感觉,我从来没有把电影当电影看,而是当文艺看。 不过我认为,这样才是更对的。 我对姜文老师,其实也谈不上喜欢,但是欣赏,崇敬,钦佩。 他也许不是我爱的菜,可是他是道好菜。 姜文老师在明星与文化人之间做到了极致,又打破了电影与文艺的界限,让更多的艺术家和人们,从中汲取营养吧。毕竟,姜文老师电影营养浓度,那是相当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