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48|评论: 10

[转帖] 流年杂忆:那个年代的美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那个年代,如果要问一个人最想吃的是什么,他的回答一定是窝头——经历了整整三年的大饥饿,人们的胃口,已经降低到了食草动物的水平。因为后来我听说,同一时期的印度人,宁肯挨饿也不吃玉米,说那是鸡饲料。

  我们这里地处三江平原,当时是全国主要的产粮区,境况尚且如此糟糕,其他地区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惜那时没人调查所谓的“幸福指数”。除了阶级斗争,老百姓的苦难似乎被完全遗忘了。

  白水煮茄不用油,糟糠肠胃欲何求。

  窝头一个难果腹,依旧馋涎三尺流。

  为了一个窝头儿,竟然垂涎三尺,现在的人谁会相信?但这首诗是家父正儿八经收入他的诗集《梦外吟稿》里的,所以,肯定不是无病呻吟。

  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来说,窝头应该是最粗劣的食物吧?而在那年月却是绝对的美味珍馐。如果每顿都能吃上的话,其“幸福指数”肯定要比当代高得多!

  当时我家常吃的是野菜团子,即把野菜剁碎,掺上玉米面做成球状,上锅蒸熟就是一天的干粮。然而,叫我不明白的是,南院黄娘的家里却常有馒头可吃。

  黄娘是我姨妈的干姐妹,我家刚来时,她一见我就特别喜欢。后来就老跟母亲念叨要收我当儿子。母亲似乎也愿意,所以就经常逗我说:“你去给黄娘当儿子吧?她家就老俩口,日子好过,天天吃白面馒头。”可我说啥也不干,一听那话就大哭起来。黄娘人高马大,我瞅着有点儿害怕。更不明白,村里人吃糠咽菜还填不饱,她家为什么会有馒头吃。后来武娘到家串门提起才知道,原来黄娘是村里唯一的女党员女干部,家里开着小食堂,专门招待上边下乡的人。

  如今,怀旧的人都说那个年代的干部为政清廉,然而多吃多占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如今的人可能以为多吃多占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那个年月,窝头是能救命活人的。如果你多吃了一个,就可能会有另一个人饿死。你能说这是小事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1-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就是糊口的普通食品,只是在顿顿叶菜团子的面前,居然成了“美食”,这是多么的讽刺哦!

发表于 2018-11-1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吃过许多菜团子,许多城里人在三年大饥荒前后都吃过许多菜团子,不吃它还能吃什么?粮食和副食的定量太少了,太少了。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13 20: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1-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米之乡都能饿肚子,这是天灾?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18-11-13 17:58
明明就是糊口的普通食品,只是在顿顿叶菜团子的面前,居然成了“美食”,这是多么的讽刺哦!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18-11-13 18:55
  我吃过许多菜团子,许多城里人在三年大饥荒前后都吃过许多菜团子,不吃它还能吃什么?粮食和副食的定量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歌 发表于 2018-11-13 20:25
吃肉吃得想吐,如今的生活多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隐侠a 发表于 2018-11-13 22:17
鱼米之乡都能饿肚子,这是天灾?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1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过来之人!一点都不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