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声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坐落在原阆中市石子乡9大队3队,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祖祖辈辈都是刀耕火种,经济滞后,文化落后,村里近40年以来也就出了一两个大学生,村里的孩子上学要徒步5公里的山路到乡镇上学。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文明时代,这个村庄仍然还在继续30年前的生活方式,种点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等作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并且要把这些农作物变成资金,要走15公里的山路到市区去卖,变卖了这些农作物后有些连一碗饭都舍不得吃,就徒步回家。 在这个村庄,20年前出了一个尽职尽责的村干部,为这个村修建了一条土马路,于是就有了自行车、摩托车进出村庄。现在,20年后,村里仍然只有这一条路。然而这条路一遇到下雨、连续下雨,村民便无法出行,所种的农作物眼看着无法变卖,老百姓生病,叫一个120救护车都无法到达。 20年后的现在,这个村庄沐浴着党的光辉、享受着党的政策,被列为省级重点扶贫单位,为这个村庄修建了半条村干道,老百姓非常感谢党的关怀,他们没有被遗忘。然而放眼周围的村庄,他们却是村村通路、户户通路,而这个村庄却留下了半条未建成的水泥路。在修建这半条村干道时,为了将这条村干道全线贯通,于是组织了村民集资,人均集资500元修建,然而却半途而废,成了一条断头路。时常在这条路上都能听到老百姓的谩骂之声,他们在骂什么呢?在骂那些通行的大车将路面压坏,在骂这条下雨时让人、让车无法通行的路,在骂他们的集资款去向。在当地最流行的话是:我们有一条路,天晴时是泥水路,下雨时是“水泥路”。他们在期望有一条真正的水泥路,有一条他们的生命之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也能走上一条晴天不湿鞋,雨天可出行的路,在生命需要救护的时候能有一条挽救生命的通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