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127|评论: 25

[四川手机报] 斩获诺奖的癌症免疫疗法:为彻底治愈癌症带来曙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30分许,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与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 ,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他们将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并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6万元)的奖金。

  癌症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人类和癌症抗争的里程碑。在2018年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之前,癌症临床发展的进展长期以来没有重大突破。
962.jpg
  James Allison

  20世纪90年代,艾利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对已知蛋白——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 protein-4,简称CTLA-4)进行了深入研究。艾利森发现,CTLA-4可以起到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相当于患者免疫系统的“刹车器”。 抑制CTLA-4分子,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他意识到,如果解除这种抑制,患者的免疫细胞可以再次获得攻击肿瘤的防御能力。
963.jpg
  Tasuku Honjo

  与此同时,本庶佑在淋巴细胞膜上发现了一种免疫球蛋白受体,当时认为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故命名为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仔细研究它的功能后,最终揭示该蛋白也是作为一个“刹车器”,但作用机制不同。
938.jpg
  艾利森和本庶佑多年的研究展示了如何解除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刹车器”来治疗癌症。在他们两人取得重大发现之前,癌症临床研究陷入了瓶颈,他们的开创性发现被认为是人类抗击癌症的斗争中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并为彻底治愈癌症带来了曙光。

  2011年,美国FDA批准了首个靶向CTLA-4的单克隆抗体药物(Ipilimumab)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这是肿瘤免疫疗法临床的“开端”。2013年,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将肿瘤免疫疗法选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正式确立了免疫疗法的“潜力”。 2016年、2017年,肿瘤免疫治疗两度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评选为年度首要进展。

  目前在免疫疗法领域被证明有效的癌种包括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肺癌、头颈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宫颈癌等。

  人类自身免疫防御能对抗癌症吗

  癌症类型五花八门,但各种癌症的共同特征是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扩散,并且扩散到健康器官和组织当中。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直接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手段,该领域的一些突出贡献此前已摘得过诺奖桂冠。

  例如,1966年,美国Charles Huggins医生因用激素疗法(雄激素阻断疗法)治疗前列腺癌获奖;1988年,Elion和Hitchins因化学疗法获奖;1990年,Thomas用骨髓移植疗法治疗白血病获奖。然而,进行性癌症往往仍难以治疗,研究人员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的癌症疗法。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理论开始流行,即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或许能作为攻击肿瘤细胞的新型疗法。通俗来说,即激活调动起患者自身的天然免疫系统,从此前对癌细胞的“麻木放纵”转变为“清醒攻击”。

  当时有研究人员试图利用细菌感染患者来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但收效甚微。

  科学家们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很多研究人员参与到该领域,开展了密集的基础研究,同时他们也试图研究阐明调节机体免疫力的新型机制,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如何有效识别肿瘤细胞。

  尽管研究人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尝试开发革命性的抗癌疗法依然困难重重。

  免疫系统的加速器和刹车器

  人类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属性是能够有效区分“自我”与“非自我”。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往往能够自动攻击和清除外来入侵的细菌、病毒和其它威胁。

  以免疫系统的主力军T细胞举例,一般情况下,这些T细胞在血液里循环的时候就会起到一个“哨兵”的作用,遇到正常细胞就会把它归为“自我良民”。但人体一旦进入逐渐衰老阶段,或整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哨兵”的作用会减弱。“T细胞种类也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能识别不同‘非自我’的花样变少了,就会造成识别失败。这样癌症细胞就能潜伏下来,一段时间后它的表面就会放出一些其他蛋白,并“迷惑”T细胞。

  T细胞表面拥有特殊的受体,能结合一些“非自我”入侵物的结构,正是这样的结合能够触发机体免疫系统参与到防御过程中去。不过,仅仅这样还不够,往往还需要额外的蛋白质来充当T细胞“加速器”,因此免疫反应才得以完全成熟。

  除“加速器”之外,还存在着给T细胞拖后腿的“刹车器”,这些“刹车器”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鉴别出T细胞的“刹车器”蛋白。

  而“加速器”和“刹车器”之间的精细化平衡,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严密控制来说也非常重要。它既要保证免疫系统充分参与到抵御外来入侵者的攻击中,同时还要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从而引发健康细胞和组织出现自身免疫损伤。

  免疫疗法新原理

  20世纪90年代,艾利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对T细胞蛋白CTLA-4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是发现蛋白CTLA-4会作为T细胞“刹车器”的科学家之一。

  其它研究小组彼时主要研究CTLA-4蛋白能否用来作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点,而艾利森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他开发出一种特殊抗体,能够结合CTLA-4并且阻断其“刹车器”功能。他还研究CTLA-4阻断是否能够解除T细胞的“刹车器”,同时重新释放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艾利森及其同事于1994年进行了首轮试验,随后他们又迅速对实验进行了重复。结果是惊人的:研究者所开发的特殊抗体能够抑制“刹车器”,并且释放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T细胞活性,从而成功治愈了患癌小鼠。

  尽管当时制药行业对该成果兴趣不大,但艾利森一直投入于该项研究,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适用于人类的新型抗癌疗法。

  与此同时,多个研究小组都获得了一些富有希望的研究结果。2010年,一项针对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一种)患者的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多名患者身上的癌症症状消失了,而这样的治疗结果此前从未在患者群体中获得。

  PD-1的发现及其对癌症治疗的重要性

  1992年,也就是在艾利森发现CTLA-4之前,来自日本的研究者本庶佑就发现了PD-1。PD-1是T细胞表面的另外一种特殊蛋白,为揭开该蛋白的角色,本庶佑多年来在京都大学的实验室里开展了一系列漂亮的研究。他表示,和CTLA-4类似,PD-1也能作为T细胞的“刹车器”,但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本庶佑和其他研究小组的动物实验证明,阻断PD-1或许能作为抵御癌症的新型疗法。研究人员随后试图在癌症患者身上将PD-1作为一种治疗靶点。临床研究给出了积极数据,2012年的一项关键研究则明确了其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癌症的疗效。疗效是非常显著的,研究人员让一些转移性癌症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长期缓解、或可能被治愈,这在以前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癌症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现在和未来

  研究人员初步证明了阻断CTLA-4和PD-1的效果后,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这种疗法目前被我们普遍熟知的说法是 “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这种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结果。

  不过,和其它癌症疗法类似,免疫检查点疗法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这主要源于过度免疫反应诱发了自身免疫反应,不过这点通常是可以控制的。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深入研究以阐明该疗法的分子机制,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改善该疗法,从而能够减小副作用。

  在上述两种疗法中,PD-1检查点疗法被认为更优,在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包括肺癌、肾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则显示,同时靶向作用CTLA-4和PD-1的联合疗法或许能够更加有效地治疗黑色素瘤患者。

  因此,艾利森和本庶佑希望能够将不同的疗法结合来解除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更加有效地消除肿瘤。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多种类型癌症进行大量的检查点疗法,新的检查点蛋白也正在作为靶点进行测试。

  100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改进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症。在这两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重大发现之前,癌症临床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不显著,如今,检查点疗法带来了彻底治愈癌症的曙光,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看待癌症和管理癌症的模式。
  免疫治疗药物已获批在国内上市

  2014年,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首次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已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17项适应症,涉及肺癌、黑色素瘤、肾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鳞癌、膀胱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9个瘤种。

  今年6月15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在国内上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张真发1号晚间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应用于晚期肺癌治疗之外,目前国内还在进行其它类型的临床试验,“在没有免疫治疗的年代,晚期肺癌的化疗,可能它的五年生存率是1%到3%左右。但是有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它能达到五年生存率20%左右。而且免疫治疗有一个特点,如果一旦有效,它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晚期肺癌很多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大概15%左右,如果对每一段有效的话,能做到治愈。”

  张真发还透露:“目前国内上市的纳武利尤单抗,大概一个月要花费3万左右。但是可能就像当初的靶向治疗药,过几年时间,就可能纳入医保,对患者家庭的负担要小得多。”

  有观点认为,免疫治疗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思路和实践,更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未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不断探索和优化,肺癌将有望被“慢性病”化。对此,张真发表示,希望下一代和此后的免疫治疗药物,即使达不到完全治愈,也可以做到“带瘤生存”,不影响患者的生活。


  两公司CAR-T细胞治疗获批临床

  目前,国内已有30个左右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南京传奇是第一家获批临床试验的,复星医药旗下的复宏汉霖、上海优迪卡等也已获批临床试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6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0-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党 !

为彻底治愈癌症带来“ 曙光 ”?

为全球移民火星带来“ 飞箭 ”!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2:09
伟大的人伟大的研究,感谢你们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3:33
首先向这些人致敬!其次,无论是以前治不好还是现在治得好,那都是普通人沾上就只有等死的病...没钱治啊,所以年轻人们保护身体才是首要,不要随意透支健康才能降低患病几率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3:55
感谢有关科枝人员,给患者家庭带来希望。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4:22
可是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5:56
向科学家们致敬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7:12
伟大的科研人员,向您们致敬!

发表于 2018-10-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7:16
不知道这两位科学家是研究了多久才发表论文的?

发表于 2018-10-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科学技术更好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9:51
奖励太少了翻10倍都不多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19:51
奖励太少了翻10倍都不多

发表于 2018-10-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 T 细胞( T cells )的发现,人类在与癌症的对抗中改变了游戏规则!  而这一细胞及相关治疗法的发现者,在2018年10月1日被授予了诺贝尔大奖!

1538424965655.png

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获奖消息。


       据诺贝尔官网消息,来自休斯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70岁的 詹姆斯 · 艾利森教授 ( James P.Allison )和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76岁的  本庶佑教授 ( Tasuku Honjo ),因突破性地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贡献,因此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就是说,不是直接对抗癌细胞,而是通过刺激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抗击癌症,这为攻克癌症开创了全新的途径。


   “ 艾利森 发现的免疫疗法使那些原本希望渺茫的人获得了可以救命的途径。这一疗法对于治疗癌症的重要性将使未来的几代人受益。”

1538425251770.png

       艾利森 在得知获奖后表示,“ 获得这一殊荣我感到受宠若惊。对于科学家来说,我们的动力只是想去推动知识前沿的发展。我一开始没打算研究癌症,只是想了解 T 细胞的生物学原理,这种不可思议的细胞游走在我们的身体中保护我们。”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1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 本庶佑(76岁)等,以表彰其发现可使攻击体内异物的免疫反应停下的蛋白质。获奖理由为“ 发现抑制免疫反应刹车的癌症疗法 ”,同时获奖的还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 James Allison(70岁)。


  本庶的研究团队于1992年发现了对攻击异物的免疫细胞产生作用的遗传基因“ PD-1 ”。后来还发现,癌细胞会与该基因制造的蛋白质相结合,以阻止来自免疫细胞的攻击并在体内扩散。

photo_l.jpg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 本庶佑(76岁)2日接受共同社专访,指出基础研究在实用化过程中面临巨额投资和风险问题。他表示“ 生命科学就像播种,花不一定会开,但播种越多,发芽的几率越高 ”,强调政府有必要予以积极支持。


  本庶等人发现了在攻击异物的免疫细胞表面起到“刹车”作用的蛋白质“ PD-1 ”。根据该研究,免疫治疗药物“ OPDIVO ”被投入实用。


  本庶解释称,研发新药时即使投资数百亿日元,如果出现副作用或药效不充分的情况,就会分文无收。他还举例称:“ 与即使稍有失败仍能以其他产品弥补的电器产品等相比,风险很高。”


  但本庶也指出,正因为出成果的几率低,“ 不进行大量尝试的话就不知道结果 ”。这同时也需要巨额资本,但日本的制药公司规模小,即使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果,企业背负不起向实现产品化的研究进行投资的风险,他对这样的现状表示担忧。


  本庶就政府的姿态强调称:“ 必须认识到生命科学是对未来的重要投资。”他指出应将科技相关预算的一半分给生命科学领域,广泛投向基础研究。他还敲响警钟称:“ 这是国家的使命,日本已经非常落后了。”








.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21:30
还要几年才报医保,我们什么都没有的就等死了。

发表于 2018-10-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发现进入体内的细菌及病毒等异物并进行攻击。那么,能否利用它来消灭坏事的癌细胞呢?

    这一思路早在19世纪末就已出现,但在此后的研究中,人类却始终未能克服癌症。京都大学特别教授 本庶佑 的发现扭转了持续百年的艰难局面,并促成划时代新药的诞生。

    癌细胞是原本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细胞经基因变异后无序增殖而产生的异常细胞。理应被免疫系统视为必须消灭的异物。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增强免疫力,就一定能战胜癌症。长期以来的免疫疗法相关研究正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的。从体外补充免疫细胞、向癌症患者投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等,虽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收效甚微。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癌细胞拥有能巧妙伪装成正常细胞以欺骗免疫系统的作用。本庶 的研究团队发现的蛋白质“ PD-1 ”一旦作用,免疫细胞就会从癌细胞接收到“ 我不是异物 ”的虚假信息,而停止攻击。原本作为刹车以防止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被癌细胞恶意利用。

    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应对方法也就自然明了。只要投用阻止“ PD-1 ”作用的药物,免疫细胞就能不被欺骗继续攻击。该项发现历经20余年最终研制出了新药。




.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21:43
农民没钱,你懂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2 22:12
感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了希望。

发表于 2018-10-3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地感谢所有研究人员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10-3 17:07
中国经济条件那么好应该也好好研究怎么治癌症怎么治艾滋病怎么治糖尿病,因为只才是救国之根本,如今人民最怕的是美国和日本会不会拿它做发财金书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