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承认了区块链存证在互联网案件举证中的法律效力。
01三所互联网法院 2017年8月18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 2018年6月28日,该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公开宣判,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予以确认,并明确区块链电子存证的审查判断方法。 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继去年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后,中国设立的第二所互联网法院,第三所——广州市互联网法院也将于本月挂牌收案。 这也意味着:
在法律护航、互联网法院逐渐增多的趋势下,区块链存证将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使用。
02区块链如何存证? 对于互联网法院来说,它是集中受理辖区内互联网一审案件的法院,实行“网上案件网上审理”制,也就是案件当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可在线办理全部或部分诉讼环节。为应对互联网违法犯罪、线上审判的挑战,互联网法院正在探索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审理效率和质量。
因此,杭州互联网法院在 6 月份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一审宣判时,支持了原告(杭州某文化公司)采用区块链作为存证方式,认定了对应的侵权(著作权)事实。 那么区块链具体是怎么存证的呢? 杭州某文化公司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保全网(由联盟链 Factom公证通提供技术支撑); 对侵权网页进行了抓取、源码识别,并将其和调用日志等数据一件打包; 计算成哈希值(可理解为对数据进行压缩后产生的随机固定字长数据值)上传至 Factom 和比特币区块链中作为证据保存; 该文化公司在提交证据时,只需用哈希值在区块链中搜索,并用私钥解锁交易就能查看区块链中存放的内容及生成时间。 这主要采用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特征。
03区块链未来可期 以前人们是怎么给电子合同、身份信息、交易信息、行为数据、专利、版权、图像、邮件等电子数据存证的呢?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公证处这类第三方权威机构,在公证员的见证下把证据固定下来。 基于区块链的存证技术天然能实现同样的效果,因为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且能以更低成本进行。 杭州互联网法院这一判例出来后,区块链存证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我们已经能看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