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
(成都)朱醴
京华文脉集海淀,中关村旁有文源。
白石桥头展旌旗,高粱河上过白帆。
临风远眺紫竹院,双塔高楼入云天。
重檐巍峨如汉阙,蓝瓦辉光耀眼帘。
栏杆砌就汉白玉,基座石阶花岗岩。
此地藏书三千万,亚洲第一世第三。
百年岁月如昨日,晚清名臣说前缘。
学部尚书张之洞,奏折开启求才贤。
筹划京师图书馆,其时宣统正元年。
内阁大库来经史,翰林院中选鸿篇。
南学来自国子监,文津阁上得珍玩。
敦煌残卷数百册,骆驼载来万里难。
民国更名广收藏,北海书籍共观瞻。
一馆罗列居仁堂,二馆庆霄楼内翻。
抗战南迁多辛苦,辗转运回北平间。
建国初期续蓝缕,图书馆名再绵延。
年均增长四十万,精品满壁更光鲜。
总理决策建新址,大厦擘画出新篇。
升格国家图书馆,气势恢宏更无前。
再造善本修古籍,送书下乡知识宽。
甲骨拓片数万纸,古旧舆图最可观。
各族历史汇一堂,名家手稿足爱怜。
敦煌遗书赵城藏,永乐大典煌煌然。
四库全书堪嗟叹,文津阁里存百年。
馆刊学术更浩瀚,邮票纪念方寸间。
且看薪火传俊彦,国图百代著新篇。
|